补书网

补书网>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138章 铸炮和办学(第2页)

第138章 铸炮和办学(第2页)

他们曾在三原县,带领当地百姓扒佛像,铸造了三门一千五百斤的红夷大炮。

这可是被誉为“十七世纪全世界最好的火炮之一”的红夷大炮。

当然了,一千五百斤的红夷大炮,江瀚现在是想都不敢想。

那种级别的重炮,只适合用来守城或者决战。

根本不适合他现在这种,需要快速机动作战的部队。

他想要的,就是延安府城墙上的缩小版的红夷大炮。

要求不高,四百斤,置于炮车上,三匹马能拉动就行。

得知江瀚的具体需求后,庄启荣立刻来了精神。

对于他们这些铸惯了千斤重炮的匠人来说,四百斤级别的火炮,简直是小菜一碟。

他当即就拉着另外两个炮匠,开始根据要求,仔细计算、调整各项参数。

技术方面有专业人士负责,江瀚便开始思考具体的铸造方法。

眼下正值盛夏,天气炎热。

传统的失蜡法肯定不行,高温下蜡模容易变形。

常用的泥范铸炮法,虽然成熟,但生产周期太长,成品率也不高,等炮铸出来,起码得好几个月。

而如果使用铁模铸炮,则是质量堪忧,特别容易炸膛。

思来想去,江瀚最终决定,用砂型铸炮法。

砂型铸炮法,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对模具材料要求不高,生产周期也能大幅缩短,成品率更是高出不少。

但受限于材料和成本,火炮的材质也只能选择铁芯铜壳。

纯铜炮虽然铸造起来更方便,炮身的延展性也更好,但铜料的价格实在太贵了。

造个一两门或许可以,但造多了,谁也顶不住。

就这点铜料,还是江瀚前段时间带人“化缘”得来的。

他带人扒了好几座古庙,把里面的佛像都给拆下来熔了。

其间,有几个庙里的方丈还想不开,带着十几个僧兵,想要“降妖伏魔”。

结果被江瀚亲卫队一轮排铳放倒在地,诸位高僧当场就“立地成佛”了。

江瀚无奈,也只能勉为其难,将庙里剩下的财产和粮食,一并笑纳了。

既然有庄启荣这样的专业炮匠在,江瀚自然不会越俎代庖,瞎指挥。

他将具体的铸造工作,完全交给了庄启荣团队负责。

只是在铸造方法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将砂型铸炮法的原理和关键步骤,向这些炮匠们进了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