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本王才好奇地过来看看,这份厚礼究竟是什么?”
说着,他已走到榻前,持着鞭把挑起她身上的锦被,不轻不重地抵住了她的锁骨……
之后的回忆变得混乱且纷杂。
她只记得慌乱纠缠之间,出于求生的本能,她拿起手边的瓷枕,用力地砸在了他的头顶……
……
回忆如潮退,可当时的那种绝望和悲戚却深深镌刻在她的脑海,始终挥之不去。
沈玉蓁好像又回到了之前意识模糊、思绪涣散的状态。
她抬手轻碰额间,掌心触到一片灼烫的温度。
——应该是她今日淋了雨,感染了风寒。
沈玉蓁缓慢睁眼,本想起身倒壶热茶。
不曾想,掀起眼帘的瞬间,拓在窗牖上的一道人影也从她的眼里一闪而过。
沈玉蓁霎时怔住,整个人如遭雷击。
好像当初的场景又再次重现。
***
慈恩寺这边的消息很快便传到瑞王耳里。
亥时三刻,夜凉如水。
其时,他刚好进京,在长安城的一处私宅落脚。
官兵将消息带到的时候,他正在细品今年新进的贡茶。
朦胧水雾自壶口缕缕腾起,他冷峻的眉眼也在其间显得有几分模糊。
瑞王今年方至四十,或许是因为常年带兵打仗的原因,他的身上并不见颓势,除去发间错杂的几缕白发和眼尾的淡淡褶皱,依然是神采焕发、精神矍铄。
尤其是他一边品茗,一边漫不经心地抬眸看向传信的官兵时,目光冷厉如同鹰隼,直让人胆寒发竖。
对上他的眼神,那个官兵忙是跪倒在地,毕恭毕敬地回禀道:“殿下,我们找到沈氏女的下落了!”
“这些时日,她一直都和她身边的那个老妪隐居在保宁坊的一处农家小院。昨日我们找上门时,她已经落荒而逃,不见了踪影。好在我们提前在京中布下了大量人手,没有让她逃得那么容易。”
“可是当我们循迹追到慈恩寺的时候,她却像突然消失了一样,怎么都找不到。我们搜遍了整个慈恩寺,都没有发现她。”
“但我们已经包围了慈恩寺,可以肯定的是,她一定在慈恩寺没有走远!”
“但请王爷裁决!”
听完他的话,瑞王不急不缓地将手里的茶瓯放回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