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权神授啊。
既然彻儿的权力已经不仅仅来源于血脉继承的法统,既然他主动地将自己的皇权与神明捆绑在一起,那她就不得不退了。
“娡儿啊。”窦太后疲惫地说道,“彻儿他……当真身负天命,那就容不得旁人插手了。”
“只盼望他能坚定自己此刻的想法,一直走下去吧。”
“是,母亲。”
王娡平静地应道。
作为对于天子发出的“夺权”信号的回应,后宫中的两位太后,默契十足,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退居深宫,不再过问朝政,将这天下尽数归还于天子。
……
赵绾和王臧跟随着小黄门的指引,一路走到宣室门前时,内心是难以抑制的激动。
终于要来了吗,属于他们的时代!
虚掩的门扉被推开,坐在首位的赫然是天子本人,除此之外还有中大夫严助,魏其侯窦婴,太常宗正等一干人,他们听到门口的动静,齐齐朝这边望来。
赵绾和王臧:……
呀,好多人啊。
“赵大人和王大人,别来无恙。”严助笑眯眯地说。
二人回礼,老老实实地按次序就坐。唉这么多人,看来今日想要在天子面前一鸣惊人是不太可能了。
初揽大权,想也知道陛下肯定要开始大刀阔斧地重整朝政了,而陛下愿意重用的自然也是他们这一帮亲信,没关系以后表现的机会还有很多。
刘彻见人都到齐了,便进入正题。
他的案上摊开一册书简,赵绾瞄了一眼,很熟悉的字迹……
“昔日江都相董仲舒与朕策论,答朕三问。”刘彻淡笑着说,把书简往众臣的方向一推,“朕问他,为何三代之后,再无君王能效法先王,国家日益衰败?为何会发生灾异?如何才能天下大治?”
“他是这么回答朕的。”
“因为‘天人感应’。”
赵绾紧盯着那《天人三策》的内容,眼神都炙热了起来,对了,就是这个味儿!将皇权从宗法伦理制度中抽离出来,与“天”感应,如此拔高皇权的神圣性。
而这样一来,就有了实现第二步的机会——统一国家混乱的思想,确立核心的意识形态!
如今陛下将他们这些儒生召集起来,还拿出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这意图已经昭然若揭了!
没错,儒家要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