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陪夫郎流放琼州 > 22家奴(第3页)

22家奴(第3页)

期间陈象还送来消息,说是新路已经修好,柴玉成请了县令写了一篇碑文,果然将陈家、明家和伍家的名号刻在上头,立于路边,李爱仁为这条路命名“黎汉路”,寓意临高的黎汉相通。

修路虽然不发工钱,但光是粮食支出也是巨大的,三个多月来差不多花费了两千两,糖厂的账目上除去工人的工资已然不剩什么了。

柴玉成当然知道钟渊着急,商队一出发,他就收拾了糖厂刚生产的三百斤砂糖,要去隔壁卖糖。临高的甘蔗是被他都收过来了,但西边的儋州、东边的海县和南边的陵水,肯定还有人种甘蔗的。

“就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我能把整个琼州岛逛遍,不用担心。”

柴玉成拍拍胸脯,上回钟渊让王树帮忙办空户籍,王树顺手把他和魏鲁、弩儿的身份都办了一份,如今他们可以用这个假身份行走四方。

魏鲁有些不放心:

“我听闻陵水的黎人穷凶恶极,如今王都尉就驻扎在陵水,郎君不要去陵水,去去儋州和海县就成。”

“没事,等我回来给你们带礼物。”

柴玉成跳进船舱里,使劲摇了摇手,钟渊和魏鲁、弩儿都来送他。他身边还跟着钟渊买的几个家奴,全都身强体壮。

船行五日,就到了西边的海县。海县临海之处比临高多多了,码头、渔船、渔民数不胜数,又因为山岭较少,大多数都是汉人,商业也比临高繁华,柴玉成甚至看见了几个外国人!

古代人一视同仁都喊他们番鬼,柴玉成见他们高眉深目,倒有些像欧洲人。他一下了船便找了客栈,吩咐赵良去打听打听这几个番人的消息,他则带着另外五个人把砂糖在街边摆开,又挂一面“临高砂糖”的旗,很快就吸引了来往的人。

“小郎君,砂糖是什么糖?你……你不是汉人?”

“大娘,我是汉人,我老家在北方。可甜了,您尝尝,不贵,才一百文一斤。”

“临高砂糖,物美价廉,百文一斤,保准你不吃亏不上当诶!”

几个跟着来的汉子,本来以为这位郎君是个贵人,不太会做生意,哪晓得一到市场上,比他们放得开多了。他们结结巴巴地说不出来话,人家就说顺口溜一样一大堆,听着就让人顺心。

“才百文?临高何时有了做糖的人了?”

“这糖这么细腻,又这么甜,不多说了,给我来两斤的。”

琼州岛上如今的石蜜糖是从岛外运来,便宜的都要一百二十文一斤,蜂蜜就不要说了,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如今赫然听见有百文,又品质这么好的糖,大家都不敢相信,亲口尝了,立刻就要买。

一开张,卖起来就极快了,几个汉子不得不让他们挨个排队,又收铜板数铜板,忙得不亦乐乎。一直忙到下午,市集都散了就剩些住在县里的人来买。

柴玉成一算,嘿,刚来就卖出去四十多斤砂糖,他带来的糖禁不住几天卖的。他们正在客栈里吃晚饭,出去打听消息的赵良回来了:

“郎君,他们是一个月前来海县的波斯人,听说如今正在大肆购买珍珠。”oxie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