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坛时已近暮色。
橙黄的光从云隙倾泻,落在满地浓绿中,铺了一层朦胧薄金纱。
她刚从地窖出来,便听到小黄在吠叫。
探头一看,张蘅朝她招手:“嫂夫人,我与郡主今日休沐,刚从外城回来,带了好些猎物,让春宵楼的厨子炮制,一起去吃呀。”
唔,给她补补身子。
瞧这几日,好像又轻减了两分。
怪令人心疼的。
叶瑾钿本想拒绝,可念及梦中察觉的蹊跷,还是答应了。
她去换过一身干净衣裙,随张蘅往春宵楼去的路上,恰巧碰见王四娘推着板车收摊。
“叶小娘子,这么晚了才出门呐?”
王四娘没见过张蘅,有些好奇地多瞧了对方几眼。
对方身上绫罗绸缎,金簪玉佩无一不全,且皮肤光滑细腻,一看就是千金小姐。
“嗯。”叶瑾钿微微颔首,“与朋友同去赏月。你今儿个这么早收摊,将花都卖完了?”
说起这事儿,王四娘就高兴,不由得多说了两句。
“那可不。近来这生意,可好多了。自从右相和
武侯他们将贼子拦在城外,悄无声息解决之后,大家伙都觉得京城足够安全,平时积攒的钱也就敢花了。
“不说我们家的花,就是老李家的瓜果,老赵家的小食……甚至是路边的话本子,都比以往卖得多!”
细说了一番最近客人多出多少,京城内游玩的普通老百姓又增了多少倍,大家都爱在什么事情上花费钱,王四娘才收住嘴巴。
“瞧我,一说就没个停歇,耽搁你们出去赏月。”她赶紧敛住话匣子,抬起车把手,“不说了不说了,我也得回去做夕食了。你们路上仔细些,近来出入的人多,可莫要被冲撞了。”
这俩人都精致得跟画上仙子似的,可得紧着些才是。
“万事小心呀——”
就连走出一段路,王四娘的嘴巴也没歇住。
对方话叠话,叶瑾钿也插不上嘴,只能默默目送她离开。
张蘅也跟着目送王四娘:“嫂夫人你这邻舍,说话还怪有意思的呢。”
不过是些枯燥的买卖,也被她说出花来。
春宵楼里资格最老的说书先生,恐怕都不及她这浑然天成。
“是。”叶瑾钿想到对方给她塞画册的事情,忍不住笑了,“这左邻右舍的人,虽然多闲言碎语,什么都爱打听,但都是一群可爱的人。”
他们或许不够聪明有远见,但却足够热心、赤忱而善良。
去春宵楼的路不算短,她们没有骑马,而是出巷口乘马车,坐在车窗旁看行人脚步匆匆归家,瞧盛京炊烟四起,热雾弥漫。
“对了,我有一事想问问你。”叶瑾钿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阿兄离开边城前的第二个冬日,可曾频频出营?”
张蘅疑惑:“第二个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