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事情怪到胡惟庸头上,那还能怪到谁头上?
朱亮祖没有说,但在场的两人懂的都懂。
“你这么说,我就更惭愧了。
这事儿我是真没帮上忙。
我若不与你说这些,你到还能心态平衡一些。
现在发生了这种事,着实是我的罪过了。”
胡惟庸心里面高兴,表面上却对此进行认错。
三言两语之间,就已经把朱亮祖给拿捏了。
可见他对朱亮祖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该如何来应对,早就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
不然,做不到如同现在这样举重若轻。
轻易就把朱亮祖对自己的愤恨,给转移到了皇帝那边去。
“其实,这事一开始时,我并没有猜错。
还真就是按照我所猜想的这样进行的,皇帝是真准备把永嘉侯你给调到广州那边,进行坐镇。
徐达,邓愈,李文忠,冯胜等这些人都有事情要做,剩下的人里,永嘉侯你最合适。”
胡惟庸压低声音,一副要说一些关起门来的话的样子。
此言一出,顿时就让朱亮祖目光为之一凝,心神触动很大。
果然,前来见胡惟庸,是能从胡惟庸这里得到一些内幕消息的。
这件事,真的如同自己所猜想的那般,不会太简单。
“是冯胜还是那汤和,在里面做了手脚?”
他望着胡惟庸出声询问。
他更偏向于汤和。
毕竟汤和是老早就跟着朱元璋的,而且这家伙更是朱元璋的狗腿子,对朱元璋很忠心。
在朱元璋那里的地位,甚至于比徐达还要高。
但迄今为止,汤和却没能封国公。
这主要是当年,带兵攻打占据蜀中的夏朝明玉珍的时候,汤和作为一军之主帅,事情做的并不好,指挥不当,差点酿成大祸。
所以在后面论功行赏之时,汤和只捞了侯爵,没有封国公。
当然,在一些人的猜测里,朱元璋会把汤和给定个侯爵,还有一个原因,是要用汤和来压一下众多被封侯爵之人的不满。
以汤和的功劳,以及和皇帝的关系,尚且也不能得封国公。
那么这么多封了侯,觉得自己功劳很大,应当封国公的人,也会无话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