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市。
殿中一众文官闻言皆颇为意动。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段相当长的和平期,但汉人听起来可能有些屈辱,那就是宋辽之间的百年和平,两个大国并存于世,但是自澶渊之盟后,几乎百年都没有爆发大的冲突。
这不得不说是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百年和平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直开通的互市,让辽朝的经济和宋朝融为一体,打起来完全没好处,反而会让自己过得更难受,后世有人称之为“宋辽夫妻论”。
虽然说起来丢人,但证明了经济融合是可以阻止战争的。
说的难听一点,大明有五千万人口,游牧加起来就只有百万,就算是白养着,也拖不垮大明。
清朝能控制蒙古的本质就是出了这部分钱,把蒙古从上到下都安排好了。
养着这些人的费用,可能比军费花钱还少,况且游牧能放牧,还是有一点产出的。
朱棣沉声道:“朕会思量。”
至于礼部尚书,还没等说话,朱棣就制止了他,因为朱棣自己都能猜到,无非是迁都、祭祀、赏赐诸王公、举行庆典,今年这方面花的钱的确是很多。
既然如此,那六部便大致汇报完毕,都有详细的名目,看皇帝如何说。
殿中的火烛在噼里啪啦作响,殿中静的仿佛能听到针落地的声音。
朱棣沉吟道:“今年大明完成了迁都大事,又北征蒙古大获全胜,为我大明解除了北边的威胁,运河沟通了南北,又得到了控制交趾的方法,这是辉煌的一年。”
说罢,他停顿了一下。
稍倾,殿中众臣齐声唱喏道:“陛下圣明天纵!”
朱棣眉梢带上了一丝喜色,“不过如今朝中确实是略有疲弊,这么大的亏空也不能不管不顾。
朕先表态,今年将宫中的用度砍掉三分之一。
然后一直到永乐十年,接下来的三年,朕都不再北征,宫殿的修建也暂停一下,现在的够住了。”
皇帝做出的让步不可谓不大,这下群臣面上也稍显缓和。
只有汉王振声道:“父皇!
鞑靼被击溃,瓦剌就会坐大,只有再亲征瓦剌,才能永葆边境和平!
这些酸儒懂什么,只知道汲汲于那些钱粮,您…”
朱棣狠狠瞪了朱高煦一眼,吼道:“你给朕闭嘴!”
朱高煦悻悻低下了头。
朱高炽胖胖的脸上,依旧带着笑意,好似一切都不曾发生一样。
“明年还要诸卿一起同舟共济。”
朱棣如同变脸大师一般,又和煦道:“赋税少一些没关系,可以多发些宝钞。
而且明年从海上运粮,支出会减少许多,从江南运来的粮会变多,那时朝廷应该是有些富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