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我,开始发迹的时候已经是50年了,根本借助不上老家的力量,等到改开之后我都已经老了。”
包船王的核心商业模式是长期租约制。
以壳牌为例,满足公司运营需要10艘油轮,但实际只发挥出40%的运力,更多时间是闲置的,还需要负担购买油轮、维护、折旧、运营等方面的开支,这就不如租了。
而包船王通过运力调控时间差,船队能发挥出80%的运力或者更多,是双赢。
双方的合同一签就是10年20年,租约规定由租方负责货物保险和航线安全,他无需承担航线风险。
50-80年代,日韩就是半殖民,东南亚几个国家还在争取独立呢,西方在这边的力量依旧强大,都是有驻军的,ESSO、壳牌等公司的航线安全问题有国家保障。
包船王的船队扩张高度依赖汇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以租约为抵押提供低息贷款,核心是建立在国际法和商业契约基础上,而非武装力量。
优点:低风险、扩张快。
缺点:运力全球第一但盈利能力差,话语权低,高度受制于银行和客户方。
王耀堂不同,靠着实打实的武力打下‘香港’‘暹罗’两块地盘,利润、话语权都会很大,并不会受制于人。
戴纳康到香港后很上道地住在了王耀堂的耀福洲际酒店,晚上包船王做东搞了个小型晚宴,邀请了香港航运业不少行内人过来。
其中就有四大船王。
船王:董皓云的儿子董J华,拥有世界最大油轮“海上巨人”号(56万吨),80年以1。125亿美元收购英国福纳斯怀特公司,填补南美洲航线空白。
船王:赵从演的,华光航业以散装货轮为主,与包、董、曹并称‘四大船王’。
船王:曹文锦,万邦航运同样以散货轮为主。
当然,后三大加起来也比不过自砍几刀的包船王。
董船王去年刚刚过世,‘东方海外’因扩张过快陷入财务危机。
赵船王华光同样因此财物危机。
倒是曹船王不愧是姓曹的,跑的就是快,这两年将船队砍了一半,稳住了局势。
世界各地船王齐聚一堂,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话题了,消息传出去也能提振航运业士气。
众人互相交流一阵当下的航运业航东的情况,交换一下应对的方法,气氛很好,同时王耀堂也参与进去聊了聊,表达一下自己准备进航运业试试水的想法,众人还是很欢迎的。
大家倒也没什么抵触的,多了王耀堂一个也不会分走什么订单,要死也是那些小公司先死,大家也算是共克时艰。
一阵交流过后,包船王带着王耀堂、戴纳康私下去了包间单独聊,其他行内人这才知道今天宴会的主要目的。
但王耀堂炮击戴纳康货轮的消息还未传开,大家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事。
“王先生,很高兴见到你。”戴纳康没搞什么兴师问罪。
就像是古代镖局被绿林好汉劫了镖之后一样,上门先拉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