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业订单量的反应更早,73年石油危机前,全球新船订单量峰值1。3亿载重吨,78年已暴跌至990万载重吨。
全球造船业交付量,从75年的3600万吨到80年的1500万吨。
反应到全球海运量:1980年的37。1亿吨下降至1983年的30。9亿吨,累计下降了16%。
船舶运力过剩,1979年船舶闲置量是980万载重吨,1982年猛增到8000万载重吨,相当于当时船舶保有量的14。4%。
正是根据这些数据包船王才退海上路。
当然,这是从全球的角度看。
可具体到东亚,因为欧美人工成本过高,大量实体公司将初级加工业朝着本子、棒子、东南亚转移,导致在东亚船舶运输业是向上的。
东南亚的集装箱中转量从1980年的610万TEU增长至1985年的1270万TEU。
韩国依托出口导向型经济,1980-1989年海运出口量年均增长12%,棒子赵重勋的韩进海运正是借此东风成为船王的。
王耀堂更知道,80年代开始日本将纺织、电子组装等产业转移至韩国、湾湾,后者又将部分产能转移至暹罗、马来,跨区域供应链运输需求,将进一步催生地区航运业逆势发展。
包船王作为行业龙头,这些数据比王耀堂知道的更清楚,但他老了,还没儿子,60岁正是奋斗的年纪什么的还是太阴间了……退海上路是资产保值的最好方法。
转型哪里有那么容易。
“那你到底有什么打算,当然,我没有打听商业机密的意思,不过你如果想要在航运业……插旗,我倒是可以帮忙搞一些船过来。”包船王笑着摇头说道:“插旗,也亏你想得出来。”
王耀堂一脸矜持地笑笑,“我做人还是很稳重的,一点点来。”
包船王一脸古怪地看过去,你,稳重?
你这是对稳重的最大污蔑!
“我这次要香港、暹罗的煤炭运输权和定价权!”王耀堂轻声说道。
“嘶……”包船王倒抽一口凉气。
这可不是赚一点运输费了,真让这小子垄断了,那可不单单是赚多少钱了,这特么是要吃人!
“不是,你小子知道这到底有多难吗?”包船王沉声问道。
“肯定比垄断石矿业难,上次的对手只是老吕头,这次的对手就多喽,必拓、必和必拓这些矿业巨头没那么轻松放弃的。”王耀堂耸耸肩,“不过也没想象中那么难。”
“香港一年的煤炭消耗量才多少,就一个青山火电厂而已,绍荣钢的钢铁厂还是装置的两台五十吨电弧熔炉,至于暹罗,本地铁矿匮乏,钢铁厂业消耗不了多少煤炭,主要也是发电厂。”
“场子小,利润少,他们最多会因为面子跟我打两场,最后发现不合算自然就放弃了。”
“看看其实跟在香港抢地盘真的没啥区别。”
包船王砸吧砸吧嘴,忽然很是羡慕地说道:“还是有自己的武力好啊,说话就是硬气。”
“不像我,开始发迹的时候已经是50年了,根本借助不上老家的力量,等到改开之后我都已经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