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亦遣绣衣使者监视前线乎?”
“想必早已知晓此事。”
“臣只是顺势将此事奏禀罢了。”
他向前倾身,酒盏在掌中微微摇晃。
“老臣敢问陛下,如何看待二王僭越之事?”
“年少气盛,原是常情。”
刘备执盏浅啜,目光越过窗棂望向南方。
“当年朕与云长、益德在涿县相识之时,不也常为军策争得面红耳赤?”
“可几十年过去,你看我三兄弟之间,情谊有半点减损否?”
“未有也!”
“只变得更加深厚。”
“非血缘尚且如此,亲兄弟之间又岂会同室操戈,行禽兽之事?”
“然则二王竟欲兵戈相向!”
李翊突然提高声调,案上烛火为之一颤。
“若非陈元龙及时夺剑止之,只怕……会酿成大祸。”
不等他说完,刘备已摆手截断话头:
“终究未曾动手,不是么?”
他转着酒盏沉吟道:
“伐吴大业未竟,他二人存些争胜之心,倒比庸碌无为强上许多。”
“李相昔日在朝堂上,不也常言‘鲶鱼相竞,方能激浊扬清’么?”
殿内一时寂然,唯闻更漏滴滴答答。
李翊凝视着酒液中沉浮的灯影,不知该如何回答。
显然,不论是刘备还是李翊,都派遣了自己的眼线到前线去。
所以二王争执之事,两人其实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但李翊确信一件事,
那就是刘备知道的信息,肯定比自己要少上许多。
少的是哪些信息呢?
那就是二王争执之时,
鲁王一度谈到了“储君”、“大位”等词汇。
这些词汇都是相当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