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暗中串联,以“地方特殊情况”为由拖延科举推行。
消息传回洛阳,李翊震怒。
次日早朝,御史大夫出班奏报各地推行科举受阻之事。
刘备眉头微蹙,却只温言道:
“新政推行,难免有些阻碍。”
“诸卿有何高见?”
朝堂上一片寂静。
许多官员眼观鼻鼻观心,实则暗中观察皇帝与首相的反应。
李翊出列,声如洪钟:
“陛下,科举取士乃国之大计。”
“既有阻挠者,当以国法论处!”
刘备沉吟片刻,道:
“……李相言之有理。”
“然各地或有难处,还须体察,不可妄断。”
“陛下仁德!”
李翊躬身,“然国法不容轻慢。”
“臣请旨彻查各地推行科举不力者,以正朝纲。”
刘备颔首:
“便依李相之意。”
“只是……勿要太过严苛,给人以改过之机。”
“臣领旨。”
李翊目光如电,扫过朝堂,不少官员纷纷低头。
这个感觉众人再熟悉不过了。
经典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朝堂上,至少在刘备一朝,
一直都是刘备与李翊君臣的“二人转”。
还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早在徐州时就是如此,
刘备扮演他一贯的老好人角色。
而李翊在得到了刘备的默许后,也开始着手动刀了。
三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