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不少人,甚至连这些书的名字都未曾听说过,更别提研读,精通了。
尽管此前保宁府的科举改革,早已传出了一些风声,但大多数人并未当真,认为这不过是一府之地的小打小闹罢了。
可如今四川易主,新政俨然拉开序幕。
这帮学子才突然反应过来,两百多年的科举,竟然真的说改就改?
一些食古不化的老学究和自视甚高的举人们对此是嗤之以鼻,公开发表言论,抵制这等“不伦不类”的新科举。
但更多嗅觉敏锐的读书人,却从中窥见了时代变革的气息。
这或许是晋身的新坦途。
于是乎,四川各地的学子们争相寻购、试图提前研读考试书籍。
买不到的,就亲自誊抄摘录,甚至一度导致了四川纸贵的奇景。
而王承弼自己,则是亲自坐镇成都,组织人手编纂新教材。
其中最积极的,当属两位西洋传教士费平托和乔昂。
他们不仅倾其所能,将航海、天文、地理、几何等知识编纂成文;
更是连夜写信,并委托教中同僚携带信件,以最快速度前往澳门濠镜。
信中,他们极尽描绘之能事,把江瀚赞誉为“东方前所未见的开明贤主”,并声称遇到了千载难逢的传教良机。
“机不可失!”
他们在信中写道,
“各位教中同僚,我们在遥远而神秘的大明西南,遇见了一位真正睿智开明的君主——汉王殿下!”
“汉王不仅对我等传教士以礼相待,更在言谈间对泰西学问,展现出了深厚的兴趣和卓绝的见识。”
“如今,我和乔昂神父已经荣幸地被聘请为,四川最高学府的教材编纂者。”
“汉王殿下已经亲口允诺,如果我们工作卓越,将特许我教在四川境内建造教堂,传播福音!”
“甚至,汉王还提到,会授予杰出者官职,参与治理这片广袤的土地!”
“我与乔昂神父深感自身学识有限,特此恳请诸位博学的同僚火速启程,前来成都。”
“请务必把这个消息告知果阿、马六甲、吕宋,乃至教会诸国的同仁。”
“东方这片广袤的土地,正对我们敞开大门。”
“请务必将汉王殿下所需要的航海、制图、天文、地理、火器等等一切先进的学问与技术,统统带来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