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些孩子以阵亡将士后人的身份成长,更能让他们记住根基所在,也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政治麻烦。
对于这些孩子,江瀚已有安排。
江瀚打算将他们集中安置,统一供养,等年龄到了,再送入官办学堂。
反正江瀚已经有了地盘,马上就要兴建学堂。
既然做不了义父,那就做他们的校长。
经过江瀚的教育后,这群孩子或文或武,必然能成为新政权的忠诚基石和中坚力量。
徐乐安退下后,仪式继续。
赵胜一个接一个地念出阵亡将士的信息,而江瀚则是一块块地亲手书写牌位。
名单很长,足有数千人之多。
江瀚写得极其认真,手腕很快就感到了酸麻胀痛,但他强忍着不适,坚持每一笔都工工整整。
一旁的李兴怀见状,上前一步低声请示道:
“大王,要不……让臣等代为书写?”
“您也好歇息片刻。”
江瀚头也没抬,笔下不停,沉声道:
“不必。”
“这些都我江瀚的自家兄弟,必须由我亲自来写。”
虽然累了点,但众将士们都看着呢,这种事岂可假于他人之手?
今天就算咬着牙,他也得硬撑下去。
江瀚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祠堂的每个角落,也传到了外面竖朵倾听的将士们中间。
所有人都肃然起敬,看着他们的大王忍着疲惫,一笔一划地为一个普通小兵书写牌位。
这种无声的行动,远比任何慷慨激昂的话语都更能凝聚人心。
几个时辰过去,日头渐渐西斜,天色也暗了下来。
此时,祠堂内已经立起了数百个牌位,烛火通明。
在火光映照下,这些新立的牌位,仿佛一个个沉默的卫士,注视着他们誓死效忠的新王。
江瀚写得手腕酸胀,几乎抬不起来,这才不得不停下。
剩下的牌位还有很多,只能明天再继续。
明天将会是另一批将士前来观礼,这是江瀚特意做出的安排,务必要让更多人亲眼见到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