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废三饷”的承诺更是沦为一纸空文。
而此时的朱由检还在沾沾自喜,他万万也想不到,以后留给他下罪己诏的机会还多着呢。
骨子里,他从未真正认为自己有错。
这份罪己诏,不过是他用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转移怒火的政治工具罢了。
诏书墨迹未干,一道道杀气腾腾的谕旨便从乾清宫内飞出:
“凤阳巡抚杨一鹏,守土无方,城陷辱国,罪无可赦!”
“着锦衣卫即刻锁拿进京,明正典刑,弃尸西市,以儆效尤!”
“巡按御史吴振缨,畏贼如虎,闭门拒收民词,坐视民怨沸腾,着革职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
“凤阳府及周边州县所有官员,降职罚俸,戴罪留任,以观后效”
朱由检的判决看似公正严明,可他却对自己胡乱调兵,致使中原防务空虚的事实只字不提,仿佛从未发生过一样。
并且,在温体仁的巧妙运作和包庇下,朝中真正负有调度责任的阁臣、兵部大员都安然无恙。
只有一些替罪羊被革职下狱。
紧接着,为了“力挽狂澜”,崇祯又做出了更令人瞠目的人事任命和军事部署。
他卸掉了卢象升的湖广巡抚一职,并将其擢升为兵部右侍郎。
并且,他又往卢象升五省总理的头上,又塞了陕西、山西两个省份过去。
直接让卢象升总理七省军务,专事剿贼一事。
为了彻底剿灭张献忠和高迎祥之流,朱由检还急令辽东前线的关宁铁骑入关。
他将祖大寿的亲信祖宽所部调到了南直隶,划归卢象升统领。
安排完一切后,朱由检还不解恨。
他甚至还秘密召见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以及东厂大太监李承芳。
崇祯严令二人,派出锦衣卫和东厂的得力干将,准备去往陕西,寻找张献忠和高迎祥的祖坟所在。
一报还一报,他也要让这两个逆贼尝一尝祖坟被毁的滋味。
朱由检甚至还提醒骆养性和李承芳,命他二人带上镇物,届时施以厌镇之法,毁掉这两个贼子的龙脉气运。
当崇祯那份痛心疾首的罪己诏和任命文书,穿过千山万水,送到正在巴东前线的卢象升手中时,这位以忠勇刚烈著称的儒将,正在简陋的行辕中研究舆图。
卢象升展开诏书,看到凤阳陷落、皇陵被焚的噩耗时,顿时如遭雷击。
一股锥心刺骨的悲愤和屈辱涌上心头。
他一把丢下舆图,霍然起身,对着北方京师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陛下!”
“臣……万死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