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期荡平,不得有误!”
“期间所需粮秣军资,自行设法筹措,朝廷粮饷翌日便到!”
可这还不算完。
为了将洪承畴彻底从流寇和蒙鞑手中解放出来,同时也为了追责此前后金大军破关南下,攻占宣府万全左卫一事。
朱由检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人事调整。
宣大总督张宗衡,丧师失地,夺官戍边;擢杨嗣昌接任宣大总督。
宣府巡抚焦源清,守土无方,一并夺官流戍;由陈新甲接任宣府巡抚一职。
大同巡抚胡沾恩同罪,夺官流戍;其职由焦源溥接任。(焦源溥是焦源清的堂弟)
山西巡抚戴君恩,难辞其咎,夺官流戍;由吴牲接任山西巡抚。
皇帝的圣旨,很快就下达到了洪承畴和卢象升两位前线主帅的手上。
对于自行筹措粮草一事,两位前线指挥官都很发愁。
洪承畴发愁的是,陕西这地方,天灾人祸轮番肆虐了十几年,早已是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百姓都成穷鬼了,哪有什么油水可榨?
而与洪承畴不同,卢象升愁的是他治下的勋阳府刚有了点起色;现在让他去筹措粮草,他实在开不了这个口。
与洪承畴这种出身底层,却对底层百姓毫无怜悯之心的官员不同。
卢象升虽然出身名门,同样是地主阶级,但他对于百姓还是有着传统读书人的怜悯之心。
卢象升出身江南宜兴名门“茗岭卢氏”,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便是卢家先祖。
卢家自南宋起定居宜兴,世代耕读传家,兼具文韬武略。
而论起对付农民起义,卢象升也是家学渊源。
其祖先东汉名臣卢植,对付起黄巾军来,也是一把好手。
可显赫的出身并不是卢象升最令人畏惧的地方,更可怕的是他还自幼聪慧过人,努力刻苦。
卢象升六岁就进入了私塾,二十二岁中举,二十三岁时就已经成了为进士。
对于四书五经这些应试的书籍,卢象升并不喜欢。
他更偏爱孙武兵法,三略六韬等兵书,时常感慨岳飞、于谦等人的遭遇,并以此自居。
在江南士子们都在逛青楼喝花酒的时候,卢象升却钟情于举石锁,耍大刀。
而且还是一丈长,重达一百三十斤的大刀。
卢象升不仅能文能武,而且还是个极其重情之人。
这一点不管是从他的个人婚姻,还是今后仕途中,都能窥见一二。
天启初年,卢象升在父母之命下迎娶了大家闺秀的汪氏。
成婚后,夫妇二人举案齐眉,恩爱非常,卢象升也从未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