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老父母手令,夏税秋粮,颗粒也不能少!”
冰冷的告示贴在残破的村口,如同催命符。
“限期半月缴齐,违者枷号示众,并发配充军!”
冰冷的告示贴在残破的村口,看得众人一片哗然。
“差爷,咱们的田都被冲没了,地里的粮食早毁了,拿什么交税?”
几个衙役闻言,瞪大了双眼,恶狠狠地骂道:
“你这狗才,田没了又怎样?难不成还想逃税不成?”
“实在不行,拿地抵押,去城里借点印子钱应急就是!”
“蜀王府不会亏待你们的!”
类似的情景在绵竹、茂州、罗江一带受灾的各个乡村、城镇上演着。
王府以及各地官绅沆瀣一气,趁着灾年大肆搜刮着百姓们手里本就不多的土地。
灾民稍有反抗,轻则拳打脚踢,重则枷锁加身,拖入大牢。
绝望的哭喊声、愤怒的咒骂声、衙役得意的呵斥声,响彻四野。
此时,不少逃荒的灾民陆续从龙安府回到家乡,带来了龙安府施粥赈济的消息。
于是,灾区百姓们彻底怒了。
百姓们指着那帮如狼似虎的官差,怒骂道:
“连那龙安保宁的反贼都知道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可你们呢?”
“你们这些穿官衣的、吃皇粮的狗才,只晓得替人搜刮地皮,想把咱们往死路上逼!”
血泪的控诉,如同点燃干柴的最后一点火星。
“既然你等不想让咱好好过日子,那就都别过了!”
“跟这群狗才拼了!”
被逼到绝境的灾民,最后一丝对官府的畏惧也消失了,
“杀了这群狗才,投奔义军去!”
百姓们抄起了手边的锄头、铁锹,发出不甘的咆哮,朝着耀武扬威的衙役、官差猛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