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54章 飞梭织布机和转轮短铳(第4页)

第254章 飞梭织布机和转轮短铳(第4页)

所以等到天启、崇祯年间的时候,战场形式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辽东的局部战场上,关宁军的小股部队作战十分顽强,时常能打得鞑子抱头鼠窜。

可只要一打数万人以上的大会战,那就必定拉胯。

同时期欧洲的战争烈度虽然比东方战场逊色,但古斯塔夫二世在军事上的创新,尤其是对骑兵的改进思路,绝对值得拿来一用。

江瀚的想法,是把传统的弓骑兵,升级成能骑马冲锋,下马列阵,还能使用火枪持续输出的马上步兵。

要实现这个目标,装备才是关键。

第一就是便于在马上携带和使用的燧发长管马枪;

第二就是能快速连发的转轮手枪。

燧发机构本身的技术门槛其实并不高,明朝称之为“自生火铳”。

对此,兵部侍郎毕懋康在其著作《军器图说》中,就有详细记载。

(《军器图说》是在崇祯八年才问世的,但毕懋康只是一个记录者,并不是发明者。)

江瀚对燧发枪的期待值,其实并不算太高。

他很清楚,光靠这玩意儿,是不可能打遍各路豪杰的,也不可能彻底淘汰冷兵器。

真正能彻底淘汰冷兵器的,得是米尼弹、火帽加上线膛火枪的组合。

不过对于骑兵来说,能在马上多打出一颗子弹,多一分火力压制也是好的。

边军最喜欢用的是三眼铳,这玩意儿远程可以开火,近战能当大锤使。

但论起远程火力,最终还是得依靠弓箭。

一把小巧灵活的转轮手枪,则是能很好地解决火力不足的问题。

世界上第一款真正实用的转轮手枪,是1835年发明的M1835式柯尔特转轮手枪。

但早在十六世纪,还处于火绳枪时代的明朝工匠们,就已经发明出了一种名叫“五雷神机”的转轮枪。

很多人会误以为三眼铳是转轮枪的祖宗,但其实不然。

三眼铳没有枪轴和转轮,使用者只能通过旋转枪杆的方式,更换射击的枪管。

并且,三眼铳也没有扳机。

射击时得用手拿着火绳去点药池,其本质上更接近于火门枪。

五雷神机就不同了。

它用铁造枪管,五根管子各长一尺五寸,总重五斤,围着中央手柄排成轮状。

枪身上还有准星,每管装药二钱,铅弹一枚。

五根枪管共用一根火绳,枪管可旋转,点完一根转到下一根,平射能打一百二十步。

(五雷神机)

除了五雷神机,明朝火器专家赵士桢在万历二十六年还发明了“迅雷铳”。

这东西有五根枪管,每打一发,只需转动转轮七十二度,就能对准下一根枪管击发,如此循环直到五管打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