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士兵们手上都会有一块腰牌,上面沾着腰牌纸,详细记录了每个士兵的名字,籍贯。
江瀚看着手里这些沉甸甸的腰牌,语气无比郑重:
“弟兄们,你们的名字,我都记下了。”
“我不能给你们凭空变个儿子出来。”
“但是,等我江瀚一旦安稳下来了,就会替你们寻个孤儿,过继到你们名下,给你们立起牌位,四时享祭!”
听了这话,原本还算镇定的伤兵们顿时红了眼眶,再也支撑不住,纷纷跪倒在地。
“大帅!!”
营房之内,哭声,响成了一片。
没有悲伤,只有无尽的感激。
他们可以安心上路了。
第二天刚刚放亮,突围的时刻到了。
江瀚把麾下的近七千人马,重新进行了部署,分成了四部分。
处在最前方的,是邵勇率领的两千名前锋营,此战将由他们负责破开官军防线。
紧随其后的,是江瀚亲率的两千中军主力。
这是全军的核心,江瀚坐镇于此,负责应对一切突发情况,是整个大军的定海神针。
再然后,是董二柱带领的炮营和辎重营。
这是大军的命脉所在,数百辆大车上,装满了从银川城里搜刮的钱粮和弹药。
紧随其后的,就是那支由百姓和死士,组成的假辎重营。
假辎重营也有数百辆大车,表面都是粮草,下面则堆满了火药。
处在大军最后方压阵的,则是李老歪率领的左营。
他们的任务,就是拉着假辎重营,替大军断后,为前面的主力和真辎重营争取时间。
整个大军呈现出“前锋—主力—真辎重—假辎重—后卫”的纵向布局。
在江瀚的作战计划里,前锋负责杀出一条血路,中军和真辎重营紧随其后。
到时候,官军的追兵一旦赶来,先由李老歪的后卫,拼死抵挡。
等到主力以及真辎重营跑远了,李老歪就可以佯装不敌,丢下那支由百姓组成的假辎重营,作为诱饵。
江瀚对于官军步卒的追击能力,倒不是很担心。
真正令他忌惮的,是曹文诏的关宁骑兵,以及洪承畴的数千主力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