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场嘴仗的源头,正是羽生秀树。
至于嘴仗的中心问题,便是羽生秀树在去年圣诞节发行的奇幻儿童《布丽吉特》了。
这部因为充满想象的瑰丽内容,以及“无意中”迎合了某些运动的主旨,因此不但在整个世界热卖流行,甚至在民间还有专业领域,都有着非常高的口碑。
所有人都知道,这部作品未来在文学圈的地位绝不会低。
尽管距离各类文学圈的奖项出炉还早。
但业内基本上都已经确定,《布丽吉特》在相关奖项上已经没有竞争对手。
也正因为如此,有些话题就开始不断的被讨论起来。
其中就有关于这本书的归属。
法国媒体认为,羽生秀树这部是在法国出版社的帮助下创作并且发行的,这就应该是一部法国。
英国媒体却觉得,羽生秀树是英国文学圈培养的,属于英国文学圈的作家,所以《布丽吉特》也应该算作英国。
然后两国媒体和文学圈,就因为这个问题,开始了大辩论,进而发展成了打嘴仗,而且是愈演愈烈。
至于在此期间,羽生秀树所属的霓虹,因为没有话语权,赤裸裸的被两方无视了。
在看到羽生秀树出现的瞬间,泰晤士报摄影师赶忙提醒同僚,“就问那个问题!”
“我当然知道!”记者也同样激动。
毕竟因为这场活动实在太过无关痛痒,因此来的同行里,几乎没有能和他做竞争对手的。
所以当羽生秀树坐定,主办方宣布采访开始之后,所有记者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羽生秀树做采访目标。
一瞬间,其他参加活动的人,都成为了陪衬。
羽生秀树可不是什么初出茅庐的愣头青。
会出那种只顾自己,然后得罪其他人的风头。
因此在看到眼前的情况出现后,他当即越过乔登这位媒体见面会发言人,对着所有媒体宣布。
“今天我只接受两个采访问题,其中一个必须和活动有关,所以你们可要把握好机会。”
羽生秀树话音落下,所有媒体记者便都看向了发言人乔登。
乔登倒也还算镇定,想了想直接点名泰晤士报的记者第一个提问。
如此好的机会,泰晤士报的记者当然不会错过。
他开口便问,“羽生作家你好,我是泰晤士报的记者……
不知道你可否知道,最近因为你的那部布丽吉特,在舆论界产生了一些争议。”
羽生秀树疑惑反问,“哦?什么争议。”
英国媒体和法国媒体,为那种无聊的事打嘴炮,羽生秀树远在霓虹和阿美利卡,自然是懒得去关心的。
而且现在也不是互联网时代,很多消息的传播速度,都没有后世那般迅速。
而此时,就在泰晤士报的记者为羽生秀树解释是什么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