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为了手足之情,他也想看看祢衡,这个世界的“异类”,会选择怎样的一条路。
是追求自我,沿着固定的轨迹走向死亡;还是顺应潮流,被时代的巨浪所淹没?
可出乎意料的是,祢衡为自己,也为祢和选择了一条崭新的,无人涉及的道路。
顶着满头的鲜血,在两人的注视下,祢衡艰难起身。
稳住身形后,他强撑着站起身,缓缓走向祢和。
“我有三问,想请阿奴回答,还请母亲为我们看顾周围,切勿让人接近。”
“好。”
祢母掩门而去后,将院中的下人们都一并驱散,自己守在院中,眼神紧紧地盯着门口,焦急地来回踱步。
“第一问,阿奴以为,大汉可救否?”
“。。。我”
“你我骨肉,勿做虚言。”
“。。。。。。有转圜之地,但无转救之机。”
“呵呵,原来已是到了这般回天乏力的地步吗?”
“此非兄长之过也,兄长不必。。。。。。”
“不!国之如此,吾情何以堪。”
“。。。。。。”
“第二问,阿奴以为如何才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
“弟不知,但我曾听闻一位大先生的诗,其中有两句最是令人不忘,或许,可解兄长之问。”
“嗯!哪两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霎时间,祢衡只觉得千万雷霆声在耳边乍起,只震得他灵魂都在呐喊。
可想起古来的朝代变迁,哪个不是用鲜血铸就的王座。
“此话,此话大不敬!勿要再提,勿要。。。。。。”
“弟明白。”
他何尝不知此话对这个时代的杀伤力,这可是伟人的惊涛之言。
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封建社会,走出敌国压迫的战天斗地的不朽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