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兄弟二人不谈家事,只论国事,还请兄长不吝赐教。”
拱手相让后,祢和也不管他什么反应,上前几步坐下,自顾自地倒了一杯茶,放在手中酌饮。
“大势之下,兄长以为汉室应如何自救?”
“自然是铲除奸臣,挑选贤能,匡扶汉室!”
“奸臣都有谁,怎么铲除;谁人来挑选贤能,又用什么标准来挑选?”
“奸臣自然是那曹贼,。。。。。。。。。。。。”
看到祢衡沉默不语,祢和便知此事还有转圜的余地。
“如今汉室倾危,各诸侯野心勃勃,各自为政,纷争四起。”
“君不见,昔年灵帝亲信张让等十常侍,任其专恣蠹政,祸乱朝纲,致使国家法度荒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这才有了后面的董卓之乱。”
“自董卓之乱爆发后,天下更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其中也有不少热血男儿,一心报国之人他们更是自发组成“关东联军”起兵讨伐董卓,但由于各诸侯内部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利益冲突,最终虽重创了董卓,但也仍未彻底击败他。”
“如今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出身四世三公的袁术更是堂而皇之的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广置公卿朝臣,其狼子野心天下皆知。”
“各那些世家大族们或冷眼旁观,观察着时局的变化;或浑水摸鱼,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资源,在乱世中谋取更大的利益。他们深知,无论谁胜谁负,只要能够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不受影响,便是最大的胜利。所以他们一个个的皆置身事外、稳坐钓鱼台。”
“在这场纷乱的历史洪流中,每个人、每个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野心而斗争。诸侯为了自己的权力;世家为了自己的稳固;有志之士为了一展抱负,青史留名;百姓为了能吃上一口粮食,为了活命。。。。。。他们都错了吗?错的是他们还是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乱世?”
“。。。。。。”
“或许这世间同兄长一般身怀大志,欲以身报国者不知凡几,可更多的是人心各异的诸侯,忠于家族的世家,和挣扎求生的贫苦百姓。”
“敢问兄长,今日之大汉是何人造成的?”
“。。。。。。”
今日大汉的境况可以说是十常侍、外戚、董卓、世家、天灾和那些走投无路,胆敢造反的黄巾军造成的。
可归根结底,这些都不过是皇权下的牺牲品,始作俑者从头到尾都是那高位之上不可言说之人,是贪婪、傲慢、私欲。
这个问题实在太过沉重,也太过尖锐了,即便祢衡自负才华,也不敢回答如此大不敬的问题。
“兄长即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可曾想过你如今的所作所为同那自怨自艾、不思进取之人有何区别。”
“祢和!”
“弟在,兄长莫气,饮了这杯茶可好?”边说边将手中的茶递了过去。
“哼!”
到底是自己疼了多年的亲弟弟,尽管他平日里怼天怼地,口中含剑,但到底不曾出声,生怕一语不及伤到身体有缺的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