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己是习惯了,所以感觉不到,她是纯粹把自己当成老师。嬴政和赵姬母子也还没有享受过真正的权力,所以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奈何赵姬是个学渣,对老师的严厉教导,下意识就会惧怕甚至排斥。
有了扶荔做参照物,戴璇和郑措“以臣奉君”的态度,就让赵姬觉得非常舒服,也更乐意听她们两个说话,愿意和她们说心里话。
两人很快就摸透了赵姬的脉门,知道她最在乎的就是荣华富贵。而她荣华富贵的根源,就是丈夫子楚的在意。
心有诉求者,最怕对方无欲则刚。既然知道了赵姬的欲望所在,两人引导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效果自然显著。
前后不过一个月,扶荔和哪吒就明显感觉到,赵姬再面对时,态度就真诚多了,也没有了那种外强中干的拿腔捏调。
内心的充实驱散了赵姬的自卑,她已经把戴璇和郑措当成了自己的心腹,并私底下承诺她们:有朝一日我们母子回到了秦国,对你二人必有厚报。
两人求的就是这个,自然不会矫情,大大方方拜谢了赵姬。
这样坦荡的态度,也让赵姬对她们好感更甚。
如此过了一年,嬴政的基础已经打得差不多了,扶荔便提出带他去游学。
通过戴璇和郑措的引导,赵姬知道什么才是对他们母子更好的,当然不会拒绝这个提议。
于是,扶荔夫妻便带着嬴政离开了山谷,从赵国开始游历天下,着重观察了秦国百姓的生活。
数年后,秦王嬴稷亡故,秦国举国同哀,山东六国则欢呼雀跃。整个中原天下都因老秦王的薨逝躁动不安,在楚国游历的三人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扶荔可是知道的,嬴稷死后没多久,其子孝文王嬴柱只在位三日便亡故。其孙楚坐上秦王之位后,就会和赵国交涉,接回赵姬和嬴政母子。
她并不准备改变这段历史,当即便决定带嬴政返回邯郸城外的山谷。
等到子楚派人来迎接他们母子时,就暗中与对方联络,最大限度地保证嬴政的安全。
对她的决定,哪吒和嬴政自然不会有意见。
三人走到半路,就又收到消息:秦国新任国君又薨了!
嬴政脸色大变,忍不住询问扶荔:“老师,一国之君接连薨逝,莫非是天不佑我秦国?”
“你怎么会这样想?”扶荔似笑非笑地说,“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秦国将出圣君,总要祭献一两个国君来平衡天意。”
“一两个?”嬴政掰着手指头算道,“昭襄王寿长,自然不在祭献之列。那就是孝文王和……”
他的脸色又变了。
因为嬴柱死后,新上位的秦王,就是他父亲嬴子楚。
虽然子楚将他们母子抛在了赵国,这毕竟是生身之父,嬴
政的爱恨都极为强烈,是个感情充沛的人,如何会对生父半点感情都没有?
除私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子楚膝下还有次子嬴成蟜。万一他也像嬴柱一样上位不久就死,嬴政在外为质,成蟜就在秦国,可以顺势继位。
到那个时候,还有他嬴政什么事?
“老师,咱们可以再快点吗?”
扶荔点了点头,在下一个驿站卖掉了马车,换了两匹健马。哪吒独乘一匹,扶荔带着嬴政乘一匹,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山谷。
见儿子平安归来,赵姬十分激动地抱住,嘴里不住地说:“政儿,你父亲继位了,他是秦国的王了,一定会来接咱们的。”
嬴政并不像母亲一样乐观,却也并不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