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的当家夫人魏陈氏,为争抢一门婚事,先闹内宅事,后造家国事。
小户之女,寡见少闻,蚁穴溃堤而不闻,薪火燃厩既以为安,然则覆水难收,焦原燎野,致使街清巷锁,封城闭门,魏家愧歉之,乃囚其庙观不得出,苦行终日,以赎罪孽。
“对了。”魏三老爷忽的想起了什么,继续嘱咐道,“我修书一封,你亲自加急送到京里,让大哥亲手打开。”
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弯弯绕绕方方面面,是一定要告诉魏大老爷的。
“我会告诉大哥,我们已为兰姐儿找了一个好人家,待她县试考完之后,不用等到贴榜,便送她离家成婚。”魏三老爷说道。
董管家不解,但他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多问,他沉默着。
魏三老爷继续说道:“你找个媒人,在兖州给她找一个好人家,然后,将她平平安安送嫁到兖州去。”
兖州是大梁最北边的城池。
去岁才发了民乱。
送嫁的车队也许会在那里遭遇流民山匪,也许不会,不过侥幸在民乱山匪里面活下来也没有关系,兖州那么远,一个弱小的可怜的女孩子,一个被夫家禁锢住的女孩子。
是再也走不回来的。
魏三老爷早就决定了清蚁穴挖烂疮,那自然是所有吸附在魏家的蚁穴烂疮都要一起挖掉。
如果说魏三夫人是一个稳定的蠢货,那魏兰蕴就是一个并不稳定的聪明人,前者你只需要担心她时不时犯蠢给你惹点麻烦,后者你则是要提防她什么时候给你来上一刀。
魏三老爷信不过魏兰蕴。
骨肉之情是一回事,权衡利弊之后又是另一回事。
魏三老爷的记忆从不会作假,他当然是爱着这个女孩子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为了魏家的基业,将这个女孩子送出去。
“嫁妆多给她带上一点。”魏三老爷感慨道,“毕竟我答应过的,不会再让她挨饿了。”
-
数个雨日后,京都终于迎来了初春里的第一个晴天。
京城的魏家宅子里。
下人们来来往往,捧着小山似的书卷,穿梭在垂门长廊间。
她是一个入府没两年的小丫鬟,是从瞿州卖过来的一个乡下丫鬟,脸蛋红红的、圆圆的,像一只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
苹果脸的小丫鬟端着书匣子,她侧身让过两个抬竹簟的小厮,穿过两道垂花门,自西南角处拐过来,进了瓯春轩。
瓯春轩里在晒书。
十余丈的素纱铺在地上,七八个丫鬟跪坐在地上,摊着古籍书页,并着三两个婆子跟在她们身后,拿着孔雀翎羽,一前一后地抚掉书上的蠹虫与灰尘。
丫鬟与婆子之间有一道倩影。
她穿着一身素白色带黑绞边的交领长袍,头发用一只青玉簪随意挽在脑后,衣袖用襻膊微微挽起,露出皓月一般的手腕,她按住一个丫鬟的手,眉间轻蹙,美人微嗔。
“这是经折装的书,是不能摊开晒的。”
美人用绫带束住书的中部,再用檀木夹板托底,她半开着书页,将书立在湘妃竹的架子上,她递了只竹镊子给丫鬟,温柔地说道。
“经折装的书要立起来晒,就像这样,好了,你接下来隔半个时辰用竹镊子翻一折,就可以了。”她的声音就好像是春日里轻轻拂过脸颊的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