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即刻斩首到秋后问斩,只是多活了那么几个月,便是天子的仁慈了。
他们唯一能盼的,只有这几个月内发生什么大事,以至于“大赦天下”,获得减刑——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当朝所有大事似乎都与紫华上仙有关。
这些对“太阴立庙”一事都有异议的旧臣们,今后怕是要在狱中日日夜夜为上仙祈祷了,比信徒还虔诚的那种。
当然,紫华上仙一定不会关注他们。
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大家也都看明白了。什么神女无心,神爱世人……她从来不是平等地爱着每个人类,她的私心只为一个人存在。
唉!恨明月高悬独照陛下。
手脚不干净的旧臣一一得到清算,无功无过的臣子自觉告老还乡,生怕火烧上自己。
这波朝廷大清洗牵连众多,到最后,就连三公都没逃得了。
丞相卫绾及御史大夫直不疑,皆被罢免。
万幸他们是属于“没什么大的功劳,也没什么大的过错”,看在卫绾当过一段时间太子太傅的份上,刘彻客客气气地把自己曾经的老师请走了。
赐金放还。
卫绾和直不疑还能怎样呢?老老实实地谢恩吧。
刘彻给他们留足时间收拾东西,直不疑家里贵重物品不是很多,一家老小打包一下,也就几车的量。对于一个做到三公位置的人来说,是可以称得上节俭清廉的了。
直不疑临行前还去拜访了卫绾,二人同朝为官这么多年,又同样被天子优化了,怎么都有情谊在。
直不疑看见丞相府门可罗雀,世态炎凉可见一斑,还安慰卫绾:“谁又能显赫一辈子呢?我们能安安稳稳地告老回乡,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我没在想这些。”卫绾叹息。
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看着已经空荡荡的丞相府,鬓发花白,布满皱纹的脸上,流露出了些许迷茫。
“我知我已老,陈腐守旧,注定要被陛下所厌弃。只是……大汉的未来又会走向何方?陛下他,究竟想做些什么呢?”
且看看刘彻这些天做的吧。
或许有的人就是天生对权力敏感,没有人教他,他就能凭自己敏锐的嗅觉找到最方便的那一条捷径。
第一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将皇权从传统宗法制中脱离拔升,转而与神权相绑。
第二步,罢黜百神,独尊太阴。他将皇权与神权融合后,开始无限制地提高太阴地位,将月神的信仰播散到大汉全境。
皇权不下乡,神权可不是。“红薯”、“土豆”的存在,将会让这信仰毫无阻碍,如风暴一般席卷整个大汉。信仰的力量一旦扩散,那便是没有死角的。
卫绾甚至感到了恐惧。
皇权从来没有如此强大的时候。纵然是一统天下的秦皇,也没有余力完全压制六国故地。纵然是建立汉室的高祖,也需要反受诸侯王掣肘……
可他做到了,当今天子做到了。
那么他接下来会做什么呢?他究竟要用这前所未有、无限拔升的皇权,去践行多么澎湃的野心,去拓展多么宏伟的蓝图?
那注定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二位老者沉默着。许久,直不疑低低地说道。
“今上类父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