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玉成嘿嘿一笑,他摇摇头:
“是你们卖得太便宜了,新鲜的野物才十多文,京城里的山珍野味可是二两银子起步呢。咱们不要只盯着临高,看看儋州、海县、陵水,再看看岭南、中原呢!先把路打通了,让天下人都知道你们黎人的野味有多好呢!”
陈飞大喊了一声“好”,心潮澎湃,听着这话太顺耳,他从小就觉得他们采蘑菇打猎不容易,每次要卖都那么便宜,那些汉人还不识货,真让人恼火。但柴玉成这话,几乎让他看到了黎人名号响彻大夏朝的场景。
只有冷静一些的叔伯在暗自想:……这山珍真是那么好的东西?
不论如何,他们是立刻就开始开工了,几乎临近的几个峒的汉子都被喊来了,听说是陈老大要人修路,有的连酬劳是什么都没听就来了,直到听说是管三餐饭更是感觉捡到大便宜了。
柴玉成乐得高兴,人多更好办事,只是大家的工具不算特别多,他估摸着得下次再运些工具进来。当天下午他们就把陈家峒到山边的路修得又宽又大,大石头都挖开,树木杂草都劈开了留着烧火用,一群人就在陈家峒的门口的大坪上吃粥。
他还花了银子跟本地黎人买了风干的肉,炖进粥里,好歹也算是有肉了。不过他们的肉存货不多,还得想办法从县城里运过来才是。
大家都围着篝火喝粥吃东西,有家在陈家峒的,直接把分到的那碗热粥带回家去,给家里人一起分着喝,柴玉成也没阻止。
不少峒里的人,也好奇地远远看着他们:
峒里少有汉人,听说他们还住在族长的屋里,不知道是来做什么的?
“听说是来修路的。”
“修什么路嘞?我听阿飞哥说,县里还收蔗杆,我们什么时候背些出去到县里卖?”
众人正在各自说话,就见三个壮汉从后山的路上来了,他们纷纷喊族长、象哥、象爷爷等等。
柴玉成见他们来了,也招手:
“陈族长,过来一块吃吧,正好说说你们探路的情况。”
陈象也不和他客气,带着两个儿子过来了,他的大儿子大概有二十五六岁叫陈熊,二儿子陈河才二十出头,陈飞赶紧给他们去舀粥:
“阿爸,熊哥、河哥,你们打到什么了?”
“今天运气不好,只打到只红毛的狐狸,还挺肥的。”
陈河手里提着狐狸,和弟弟嬉笑起来。陈象和陈熊则坐到了柴玉成边上,呼噜噜地先喝了两碗热粥,吃到粥里的肉糜,陈象眯了眯眼睛。
柴玉成看了眼那只红狐狸,皮毛水亮。
陈象吃完了,就立刻开始说去两州县的路的情况:一是旧路被草木淹没,容易迷失;二是大王岭山中野兽众多,实在不适合行走;三是还要经过四五个不同的山峒,都不是陈象的地盘,没有什么交集。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