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 第四百零八章 你真的是个天才(第3页)

第四百零八章 你真的是个天才(第3页)

《海云台》《不可饶恕》《下女》《阳光姐妹淘》,一部接着一部,在全球市场上大放异彩。《母亲》更别说了,一部文艺片电影全球票房卖了7000多万美元!

虽然有戛纳影帝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加成。不过,要不是有全球发行的底气,一个2000多万人的市场,敢开出天价合同,到中国来请人?

为什么中韩电影这些年来,差距越来越大?

不是中国电影真的有多差,是因为韩国电影产业内部有它的一套文化输出体系。

CJ娱乐、LotteEai和Showbox等大公司在国内竞争,但在国际推广时,却是通过韩国政府的KOFIC(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进行协调。

KOFIC作为官方组织,为韩国电影提供出海的渠道,提供翻译补贴,还为它们联系展位,对接买家,让任何韩国电影都不缺乏对接全球买家的的渠道。

这才是韩国电影一步步在海外影响力逐渐扩大的关键!

反观中国电影呢……

说句难听点的,唔输都冇天理。

但是……如果,有一个平台,

它可以搭建与中国电影和国际买家对接的桥梁,比如帮忙向欧美片商宣传一下电影,组织一下看片会,提供一点销售谈判,翻译字幕方面的帮助。

那对于华语电影来说,也无异于打开了一扇通往全球市场的大门!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

他知道,早在上世纪80年代,嘉禾和邵氏就想通过功夫片建立全球渠道,可最后因为缺乏系统发行经验,而铩羽而归。

90年代,徐克的寰亚电影和王家卫的泽东公司也试过。但艺术片市场太小,寰亚和泽东都没能力整合资源,单打独斗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

进入21世纪之后,华艺兄弟搞过全球发行计划,博纳也试图靠大制作突围,都是无疾而终。华谊的《天下无贼》海外票房还不到50万,博纳《十月围城》也不到100万美元。

哪怕张艺谋的《英雄》在北美赚了5300万美元,可那是米拉麦克斯砸钱营销的功劳,发行渠道还是人家的。

甚至陈可新自己也试过。

2008年他的《投名状》想靠李连杰打开欧美市场,可最终结果是北美票房不到30万美元,发行商合作一次就再无下文。

一句话,从80年代开始,中国30年的尝试,最终结果都是一败涂地。

以至于近两年,陈可新已经不再听到有人做这个梦。

不是大家不想,而是现实太残酷。

所以,当亲耳从陈诺口中听到,陈可新心情是真的很复杂。

他觉得,假如还有一个人,还可以去尝试80年代的嘉禾邵氏办不到的事,啃90年代寰亚泽东啃不下来的骨头,做2000年让华谊博纳无可奈何的全球发行梦。

那也只有那个20多岁的大男孩,再没有别人了。哪怕最后只搞个翻译好点、看片会靠谱点的平台,也够华语片少交学费的了。

陈可新正想得入神,突然手里多了一只手。

转头一看,是自家老婆的笑脸,并不年轻,也并不多美,但温柔如水。

“老公,慢慢来,不要急。”

“嗯。”

“刚才我对你大声了点,对唔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