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国的学里开设相应课程,教授学生。
就是为这做准备。
今后科举再开,不会只考经史子集,策论这些。
同时也要考上一些别的才行。
不然,只弄出来一些只会死读书的人,没什么用。”
朱标听到自己爹所说的这话,顿时有些目瞪口呆。
作为宋濂的学生,可以说受儒家影响很深的人。
朱标太清楚儒家在科举上面,有多么的重视。
父皇此时所说出来的话,无异于是石破天惊!
一旦今后开始实行,还不知道要掀起多大的风暴!
激起多少人的反对。
大明绝对平静不了。
“标儿,这事儿现在只有你我还有老三知道,别人咱是一点没说。
咱先给你交个底儿,这事儿你心里面明白就行。
你没事了多琢磨一下。
先别对外透露。”
朱标闻言立刻点头,将之应下。
他太清楚自己家父皇,为什么要对自己专门交代这一句。
自己父皇所谋划的这个事,确确实实太大了。
一旦走漏风生,就容易引起轩然大波。
大明都要炸锅。
现在父皇还在着手处理市舶司的事,以及国营企业的事。
最好是先别分心。
“标儿,在这事情上,你要是有什么意见,可以随时给咱提。
咱爷俩就这个事儿,需要好好的沟通。
万不能让这个事儿,影响了咱爷俩的感情。
产生一些隔阂。”
朱元璋望着朱标出声补充。
他知道,自己的家标儿,受儒家影响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