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通之谓圣,妙而无方之谓神,圣者,通也,道也,声也。道无所不通,明无所不照,闻声知情。
夭龙夭龙,夭矫如龙,除去江淮,真龙亦是夭龙圆满。
世间人将夭龙境的高手唤作武圣,自有此中描述比拟,凡夫俗子修行至此等程度,本王以为武圣二字不可谓不对。
于此之上,熔炉唤之武仙,由圣到仙,故而,夭龙修行,便是行走登仙路。
登仙路有十三阶,走到阶层越高,修为愈强。”
“十三?”
“不错,道教中,称十二为地数,周而复始,十三则相天,由地而天。敝而新成之象。此为诸子。
十为天数,周流不息,十而有三,由天而道。复本还源,开辟成真之象。此为太上。”
“崇王不妨把话说的明白些。”
“道教中以十二为一个数字轮回,十三则意味着超越轮回:不在五行中,超出三界外。在道教中,即使妖魔鬼怪,也是在轮回之中,唯有神仙,才超越轮回。
不仅道教,佛教中十三亦是圆满之数,佛塔高不过十三。
此十三,若要划分,大致能分为五境:初、中、高、满、觉、三阶为一境,第十三阶单独列一‘觉境’。
大顺和南疆素来各安排三位武圣边关对峙,我为第五阶,盘峒第四阶,彼此大致处于同一境;枯骨和兴晋同为第三阶;南海素来强悍,为第八阶,百足更高一层,能到第九。”
“阶层略有差异,实际境界基本相当?”
“然也,我与盘峒实力相差不大,伯仲之间,若要赶在僵持之前,定下生死,需一击制胜,颇为艰难……”
“崇王是拒绝?”
“不,白猿既为假死,能否让我与它见上一面?倘若彼此之间有个了解,或能增添一二分胜算,如此我才好下判断。”
“见不到。白猿隐匿之法乃欺天而行,不为此方天地所容,不到关键时刻,白猿甚至没办法同人交流,为人所见。一旦交流,便是显形暴露之时,那偷袭之举,化为徒劳。”
“……”
赤山摇头摆尾地从王府马厩出来。
凌旋捧圣旨。
梁渠抱臂。
两人并行于田埂。
垄沟笔直,将田地均匀分割开来,里面种满水稻,此时正是蓄水时,倒映天光,田地和田埂间的过渡也不会被人放过,仅有的一点斜坡种上了蚕豆,荚壳鼓鼓囊囊。
捧起一颗荚壳,梁渠思绪起伏,莫名想起来了和龙娥英、龙瑶、龙璃一块,带着顺子、石头、獭獭开一家去水田抓龙虾的日子。
那时候才是他最开心的日子。
位果、熔炉、灾界、统治、伪龙、地府……啥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