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去说。”杜翰文认真道,“教习的印象算我的,回头给你多添一份。”
少年面色一喜,赶紧客气,另外提醒一句:“翰文哥记得去寻项大人,武院里的教习,我觉得他们也不太清楚,不一定会记下这表现。”
“好。”
杜翰文跨步上前,找到领头的项方素,紧张之际,不免激动。
他能感觉到事情在按老爹说的方向走!
杜翰文,武院修行三年,五年级生。
昔日因杨师武馆搬迁,改作淮阴武院,兴义伯梁渠见证来时路,春秋变化,百感交集,演武场上顿悟,数百弟子亲眼所见。
他有幸观瞻共鸣,宛若大人物鞋面上的一粒灰尘,被带着飞起,跟着进行了一场小顿悟,径直从皮关突破到肉关,省却半年苦修功夫!
大顿悟带小顿悟,罕见非常,足以记录入史册,这无疑是一种特殊缘分。
故而老爹杜高岑常常让他买些东西,去拜访梁渠,串串门。
关系嘛,除开父母亲人,哪有天生熟络的。
机会要把握,关系要走动。
奈何梁渠神龙见首不见尾,其晋升臻象后,能力强悍,为陛下委托重任,十分繁忙,经常不见人影,杜家根本攀不上,尤其去年下半年,似乎去了大西北,大门整日紧闭。
到底十六七岁的少年人,见到漂亮的少女会脸红,站桩时,明明腰酸腿软,有女弟子经过,便会咬咬牙再坚持片刻,不敢表露半分狼狈,吃上几次闭门羹,实在是厚不下这个脸皮。
无缘无故,自己表现的那么功利心,那么急切,落兴义伯眼里,到底会是个什么形象?
最关键的,梁宅里的家生子范兴来,人家也在淮阴武院修行!
登梁宅门的人不少,来打发的多是范兴来,偶尔是一个叫陈秀的丫头,或许范兴来眼里,他和那些蝇营狗苟之辈没两样,范兴来背地里会怎么说他?
一想到这他就面红耳赤,尴尬非常。
平日武院里碰面,更不好意思上去打招呼。
甚至为这件事,家里吵过好几架。
他觉得老爹太功利,急不可耐,老爹觉得他大好机会白白错过,孺子不可教。
但今日不同!
获知梁渠要行试炼,杜高岑第一时间寻到杜翰文,给了他足足三千两白银!让他去寻好手,帮助自己夺下好名次!
杜高岑非常看重这次机会,把东西全掰碎了讲清。
不想丢面子搭关系,可以!
这次头名必须拿下!
杜翰文的最大优势便是早同梁渠有过一面之缘,且缘分颇深,这次试炼为兴义伯亲自举办,获得头名,定会亲手给赏,这便是印象深刻的第二面!
一次是偶然,两次呢?
此后成为优秀毕业生,任职淮东河泊所呢?
届时便是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