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方面,也就38军的冯晓东算是资历比较深。
另一个是贺辉,27军炮兵旅远程炮营的三连副连长,同样挂上尉军衔,他没什么可说的。
确实是个人才。
27军那边也没有压缩人才的实力,贺辉虽是副连,但却是在远程炮营中资历最老的干部之一,升不上去那是位置没有空缺,并非实力不行。
过来示范营,贺辉带了不少直属骨干,他也是陈默最放心的干部。
最后一位郑文博,这是个狠人。
老郑同样是从38军过来,原单位是装甲六旅炮兵营,担任榴弹炮连连长。
今年38岁,1961年生人,79年参军,入伍的第五年,也就是延期要转志愿兵时期,曾跟着当时的炮排参与到两山轮战中。
不过并不是主力,而是预备单位,配合侦察部队打过小范围的实战。
在一次排雷任务中炸伤小腿,导致走路有些跛脚,战斗结束返回当时的坦六师,转志愿兵,一直呆在炮排。
那时候,志愿兵没提干,也跟干部一样,带兵什么的没有区别。
志愿兵干了六七年,也就是九十年代初,转军官,才担任榴弹炮连连长。
郑文博在连长的职位上,呆了八年,临近转业的节骨眼,被军区调过来示范营。
他是三个干部中,年龄最大,资历最老,经验也是最高的。
陈默早就看过这三人的档案。
只不过,那时候示范营根本没装备,建不起防空,榴弹炮,远程火箭炮连。
就把这三人安置到东校区,一直学习信息化作战的理念,算算时间,这差不多也学了一个月。
见到这三人进来。
陈默急忙起身,他一边示意王建勇将饭盒放桌上,一边笑道:“几位老班长,快坐!”
“大勇,拿几瓶矿泉水去。”
陈默虽说是示范营的营长,级别上肯定比这三个干部高。
但他很清楚,自己属于捡漏,趁着信息化实验的风口,才晋升到营长。
但面前这三人,可都是老资历的干部,在军中摸爬滚打了很多年。
冯晓东还好说,资历一般般,年龄也算年轻。
但贺辉,尤其是郑文博,这两位的资历,都比老炮高的多,也就是年龄到了,即将转业。
否则原单位那边,绝对不可能放人。
放人,也是惦记着看看,以示范营的特殊性,能不能把这批老人给留住。
“营长好!!”
三人齐齐立正敬礼,该有的规矩,一点没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