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都有!”
“原地休息二十分钟。”
命令下达,哗啦一声,支撑数百人的那口气彻底泄掉,一群人也不管下不下雨,是不是泥坑,直接躺到地上。
累到魂都快掉了,仰头张嘴接雨水润喉。
道路被阻,物料比水资源重要,他们这些上堤坝的人,压根没带其他负重。
方培军没有休息,勉强撑着身躯盯着现场的人忙碌。
休息的这段时间,多名晋省水文站的工程水利专家,在现场对洪峰冲击力进行模拟计算。
大堤第一次泄闸洪峰,预计最高值,每秒过水量会突破12136立方米。
所以大堤加固要以12200立方米的过水量,调整钢筋桩的桩距。
这加固大堤和盖楼都是一个原理。
基础承重,决定了大楼的高度,而钢筋桩就是大堤的承重。
方培军跟着这帮专家,认真听着对方设计在哪下桩,插旗,哪段需要加装双层网。
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总之,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
多学一些,多看一些,无论如何也要将后续工作做好,为后方撤退的人民群众和营里的同志,争取更多的时间。
哪怕只是一秒钟。
看完了水利专家设计,他又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跑到距离大坝最近的地方。
眼睁睁看着一名三级士官,腰上缠着两道背包绳当做保护牵引,在距离士官不到两米的地方,就是咆哮着的滚滚洪流。
整个水面像是开了锅似的炸开,浊浪翻涌,时不时有滚木若隐若现。
水有多快,水里的杂物就有多快。
这个时候人一旦落水,不难想象,大量漂浮物造成的危险,绝不比洪水本身小。
而救生衣之类的东西,能起到的保护其实非常有限,乱流漩涡激荡,浪头一旦起来,万钧的力量拍在人身,会直接把人拍晕。
一般人别说站在堤坝边缘下桩了。
光是靠近,听闷雷大作的洪流,感受大地震颤,就要胆战心惊,吓到腿软。
方培军虽说并非野战基层出身,可也自诩胆子够大,此刻,小腿肚子却有些转筋。
然后,军人的身份,让他强行压下内心的恐惧。
方培军安静的站着。
看着哗啦啦的洪水冲撞堤坝,溅起的水花,比人还高,打湿了士官的裤子和衣服。
但士官却毫不在意。
对方表情严肃,小腿弯曲着,整个人呈现出蛙跳姿势,随后猛地发力,直起腰的同时,两条手臂把木锤抡圆了,从头顶狠狠砸下去。
“啪”地一声脆响,钢筋“噗嗤”打进去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