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陈默担任这个蓝军营的营长,他们两个协助,参谋部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年轻干部只是在学校专门学过类似的体系作战。
懂得怎么带装甲营。
可他们没想到,陈默连这种陆路机动的筹备细节都清楚。
这可不像是一个中尉,该懂的东西啊。
“两位首长,有什么问题吗?”
陈默注意到高进跟刘鹤立也不回应,只是盯着自己,他还以为自己哪点说岔了。
“没,没问题。”高进收起地图,抬手拍了拍陈默的肩膀:“那陈营长,后续的训练你就多盯着点。”
“机动路线的事,交给我跟老刘。”
“行!”
陈默点点头。
还真不是他们三个在这大惊小怪,一个机动路线而已,搞得这么慎重。
现实中,数百人开着战车拉着物资,走几百公里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远的不提。
就说前两年一个例子。
某部机动处突大队,在发生紧急战情后,全队开往北疆某市,结果中途翻车,一名排长和20多名士兵被倒扣在车厢当中。
最终排长在内两人牺牲,多人重伤。
上面一句,要求多长时间内抵达,部队拉出来就能打,这个命令的难度其实非常高。
要知道,机动处突大队的素养,已经优于野战军80%以上的轻装部队。
原因很简单,就“处突大队”这4个字,本身就代表着大量实战。
连他们都会出错,更何况是别的单位?
三人协商完毕后。
陈默也顾不得跟附近的战士闲聊了,他快步来到远程火箭连驻扎的位置。
响箭分队的战士,如今都在这里聚集。
有人在驾驶仓忙碌,有人手里拿着终端不断的调试,至于那位同样没带军衔的汪建斌,则是围着地上一个半人高的黑匣子,不知道在测试什么数据。
这玩意,陈默也不懂。
不过,他知道响箭的装备都很贵,尤其是地面雷达车,在野战军都没有配置,还在用炮车自带雷达系统的年代。
这种雷达车一辆造价就能上千万,比坦克都贵得多。
一般的单位还真用不起这东西。
正在忙碌的汪队长,瞧见陈默过来,他摘掉佩戴的眼镜,擦擦额头上的汗水笑道:“陈营长,等着急了吧?”
“快了,大概晚上八点前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