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没这么简单。
陈默盯着屏幕看了一会,感觉心里有些烦躁,他悄悄的起身跑到礼堂外,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点燃一根烟,目光怔怔的看着远处。
可能是刚才陆航大队,以及侦察连出动,引出的动静太大。
营区内很多连队的战士,根本没心思休息,有些人三五成群的坐在道路边抽烟,有些则是打着电灯,爬上爬下的检查战车。
瞧着这帮人准备战备这么积极,陈默咧嘴笑了笑。
其实,他一直都坚信联合营担负信息化任务,对通讯,电子作战能力要求太高,战场能力本就不如装甲团,加上他们都是缝合的单位。
这一战,若是按照常规去打,很难有效果。
包括信息化营兵种繁多,在战场纵深,多点战术目标方向打击,还有可控制的战场规模方面,都远远不如装甲团。
所以,单纯的混编分队作战能力,在战术投入方面,跟敌人差的远。
可看到各连积极备战,陈默心里又有了期待,他长出一口气,继续点燃一根烟,观察着远处。
188师在机动,他并不着急。
如果想不明白敌军战术目的的情况下,急也没用。
第二条运输线,搞得那么隆重,目前也拦不住他们啊。
信息化营信息化营
陈默有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在不明白敌人战术重心的情况下,就多考虑考虑自身的优势。
提起这些。
陈默就不得不承认,目前他们最应该直面的问题,那就是营级单位,在战场生存能力和指挥系统对复杂作战单位,构成的部队战场控制方面,非常弱。
这两个问题,目前没办法规避,更没办法跳跃。
99A一天没有列装,就无法形成以主战坦克为核心的战术分队,独立完成中低空域的反拒止,也就是面对武装直升机,永远都会处于被动状态。
而各单元的战场控制,目前仍以密集通讯手段来完成协同。
达不到后世,合成部队那种可以通过士兵配备北斗单兵定位器,来精确定位战时战场位置的程度。
信息化依靠的就是科技,科技才是第一战斗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陈默看过《论信息化战》的机密档案,他很清楚,眼下这个阶段,京都军部之所以要在野战部队进行信息建设的单元合成化,其宗旨,只是为了应付局部烈度战争。
但这种思想,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陈默个人清楚,未来外部形势会导致内部复兴加速,军事方面出现剧烈变化。
复兴速度过快,必然会触动外部神经。
世界第一和第二之间,永远无法调和,这也可以叫做结构性矛盾。
抛开一切表面,单纯的说,那就是针对生存空间的争夺,这也是贸易体系战争的本质原因。
崛起,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而国运,更不是一蹴而成。
最现实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