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 第一百二十九章 捕俘北门岗惊魂(第4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 捕俘北门岗惊魂(第4页)

这种是百分百清楚有人会袭击,但你不知道对方在哪里。

什么时候会发动。

或许敌人就在十几米外的草丛里趴着,跟个毒蛇似的盯着自己,就等这边放松呢。

陈默坐岗时,一直都是左右观察,尽可能的排查掉所有可疑的地方。

而他们这一组这边,安静的外表下,早就已经暗流涌动。

高炮旅安排两个小队,一共十二人,分为六组,每人手中攥着一把木刀,稍稍摸到了营区外围。

侦察执行任务时,他们可没有率先提供的地图,可以第一时间摸清哨岗的位置啊。

作战之前,必须先制定统一的战术思路。

比如两个小队要做到统一指挥,情报领先,俯视战场,协同配合,才能确保最后的胜利。

统一指挥和俯视战场。

在陈默左侧有一座山岭,大约距离八九百米的地方,已经有一组敌人摸到制高点,正在使用望远镜观察,整个营区的哨岗分布。

他们观察到情况后,会由其中一人跑到地势稍低的地势,以旗语通知自己人。

待命那五个组,还要分为头尖,耳阔,脖长,腰强,臀壮。

这是侦察兵行动的常见代号。

有点类似于暗语,避免真正作战时,电报信息被窃听,从而暴露作战意图。

其中头尖,就类似开路组,由工兵,侦察,通讯人员组成,在前方担任开路先锋,到达预定位置后。

其余人员转入通道扼守,真正的捕俘就要行动了。

由于是比武,加上分组人数有限,他们很多战术分配还是依照基本分组的要求,但实际上,行动力已经减弱很多倍了。

陈默所在的北门岗有两个人,一坐一站,没那么容易被抓。

所以对方首先瞄准的就是北门岗右侧,由王建勇负责的暗哨。

从开始比武到现在,具体过去多久没人知道。

此时的老王。

正坐在地上,目光凌厉的犹如一道道激光扫描仪般,监视着周围的动静。

就是可惜,暗哨最大的短板,就是他既然不在明处,就不可能脑袋像拨浪鼓似的,四处张望。

避免暴露。

他这个位置,已经被敌人,从远处的山岭上,通过望远镜一寸一寸的搜索,给锁定了。

在王建勇身后,大概十四米的地方,有一道身影,缓慢的从草丛中起身。

对方弓身握拳,目光如隼般,盯着老王的背影。

行动时,双脚高抬轻放,慢慢的接近。

王建勇作为侦察连十四班的班长,不算多老的兵,但基本的警觉性还是有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