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上命昭唐 > 第264章 美原(第2页)

第264章 美原(第2页)

郑延昌一目十行,多有不解,道:“火药乃军事物资,怎么拿来治疫?”

“你不懂。”圣人摆摆手:“照办即可。”

火药是拿来烧尸的。用这个焚尸,杀毒的同时能使局部环境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刺激性气味、烟雾,让鼠虫跑路,硫磺、雄黄、石炭(煤)等等也是同理。烧,冲水喝,撒地上。

柏树枝来自偶然一次见闻。一个老太太把刚出生的鸡鸭狗崽、猪仔装在篮子里端在用柏树枝做的浓雾火堆上反复筛。询问用意,答:“杀瘟,驱邪,除湿。”

据描述,这么熏两次,基本就不会夭折、发瘟。

没实践过到底有没有用,主打一个有用没用先用上再说。

除此之外,重点还是个人卫生和防护。喝开水,勤洗澡,戴头巾,自制口罩戴上,拴紧袖口领口,用硫磺、草树、草木灰熏发衣物、住所。目前已步入冬季,虫、菌脱离宿主后在外界难活两个时辰,在做好基本防护的情况下,只要远离人畜,很难被感染。

但这些都建立在有家园的前提下。现在灾民抱团取暖,流离失所,能有几分效果,就只有天知道了。

至于药。

病和病是不一样的,这不是风寒感冒,没抗生素和化学剂,只要被感染,吃什么药都只是找心理安慰,最终还是用免疫力硬抗的赌运气。

圣人给美原发药材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治好病人,而是给大伙信心,给百姓看到一点活下去的希望。

虽然这么说很残忍很冷血,但确实——没辙。

这就是生产力的局限性,有的问题解决不了就是解决不了。只能说是凭借眼界和权力尽量减少伤亡。比如戴口罩,火药焚尸。清末鼠疫大流行,伍连德下令戴口罩,都有很多医生不肯戴,更别说这会,基本没这意识。

讲完防疫令,圣人双手一把逮住宇文柔肩膀,板着脸给她系衣领:“说了多少次,捂严实。你出点事,我怎么办?”

宇文柔害羞的低下头,心暖洋洋的感动,你这么在乎我啊。待看着圣人拉着她的手低头重新细心地绑死袖口,又把头埋到了他肩膀上,像小猫乱蹭。

拴好后,圣人拉着宇文柔,大声道:“都再检查一下,按我和她的样式弄扎实。”

说完,一边盯着众人的动作,一边淡淡道:“还有几件事。”

圣人在人群中走来走去,抬起一根手指:“传令回去,征平夷、雾露、金剑、墨离四使及摩利支天、妙严净华六军沿渭水南岸布防,隔绝交通。南人不得北上,北人不得南渡。若有灾民南下,隔岸劝其返乡。”

“赈灾粮全部换成醋饼,按每人每天两个的标准。”

“即使严防死守,我估计也会有病人渡过渭水。所以第三件事就是渭水以南全面封禁,停止一切人畜流动,暂定一个月。”

“恶人军左右厢两万余人全数调到左冯翊,沿洛水西岸开沟,导积水入洛。传令秦凤郡、右扶风、蓝田、鄠邑、安康等地,再发三万男子、健妇,前往渭水南岸开沟,导积水入渭。”

“孙君?”

“臣在。”孙惟晟叉手。

圣人揉着额头:“你现在分派人手到京兆渭北各县,将灾民里的壮丁、健妇组织起来,沿北岸治水。参加治水的,每人每天五个饼。治完水,继续率领百姓清理淤泥污垢,修缮宅子。等瘟鬼退了,我会派人来帮忙。”

眼见孙惟晟欲言又止,圣人右手下压:“时局险恶,人畏瘟疫,不一定愿去。你找部下做做思想工作,肯去主持工作的,无论官、吏,若罹难,后事由中朝处理,进西院兴国大臣神社。父母妻儿我送老归山,抚养成人。如无碍,待归来,我重重有赏。”

“陛下对他们有这般宽厚,还有什么好说的?”孙惟晟拱拱手:“臣领旨。”

“等等!”圣人叫住他:“让你的人搞明白渭北各县都有什么瘟疫。怎么得的,什么症状,病后几日会死、会无法活动,又能不能治,能治的又该如何治。把情况整理成册,明白?”

孙惟晟点点头。

“复述一遍。”圣人不放心。

孙惟晟依令复述了一遍,圣人这才挥挥手:“去吧。”

见李皇帝神色镇静,部署起来井井有条,仿佛尽在掌握,众人恐慌的心情才缓缓大为放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