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上命昭唐 > 第249章 赴丧(第6页)

第249章 赴丧(第6页)

圣人回忆出一幅场景来。

那是十几年前的午夜。这副躯体的原身在啜泣,小小年纪又孤苦无依,身边只有两个动辄叱骂的寺人,正承受着对即将背井离乡的害怕、内竖在侧的畏惧、宗庙隳灭的悲伤。

“殿下!”突然一个年轻人带着几名军兵闯入。

小寿王看着来人,吓得往角落一缩,止不住的哽咽:“秦判官,我不想入蜀。”

秦判官是神策军世家,文武双全,累举不第,因此阿附田令孜。秦韬玉并不废话,一把抓起寿王就往外走,随后将其塞入马车。

行至斜谷,小寿王磨破了脚,走不动了,向秦韬玉要马。秦韬玉找田令孜汇报,田令孜闻言大怒:“此深山,安得马!”说罢,马鞭劈头打下,打得小孩在地上乱爬,满脸血痕,尖锐惨叫告饶。待小孩不要马了,就拿着棍棒督其赶路,走的慢就是一鞭子。

当时秦韬玉一直在身边。到了成都之后,再没见过。

以上就是前身的记忆。

“你如何在幕府?”圣人反复打量着秦韬玉。

秦韬玉心情稍宽,只是苦笑。令孜太蠢,到了蜀中依旧我行我素,搞出了许多人神共愤的事。

比如不让僖宗见外臣,谏官孟昭图上书:“车驾西幸,不告朝廷,遂使宰相以下悉为贼害,独北司平善。今大臣从者,皆冒死崎岖,远奉君上……不召群臣,亦不见宰相………不知圣躬安否!倘群臣无君,罪固当诛。若陛下不恤群臣,于义安在?天下,太宗之天下,非北司之天下。天子,九州之天子,非北司之天子。北司未必尽可信,南司未必尽无用。岂宰相不问,群臣皆若路人?!”

田令孜将孟昭图绑上石头,沉杀于码头。

消息传出——“闻者气塞而莫敢言!”

又比如,其兄弟陈敬瑄胡作非为激出民变,部将镇压不利——“多执民送斩,日数十百人。”监斩官和围观者看到是农夫民女,就问什么情况,皆答:“我方治田织布,官军忽入村,抓虏以来,不知何罪。”

但陈敬瑄及其军队——“不问,悉斩之。”

闻者无不怒发冲冠,纷纷造反,为枉死者申冤。

不胜枚举。

内竖就这样一点一点让自己成了众矢之的。田令孜被逐后,内竖、党羽没有一个足够威望的领头羊,彼此不服,整日里互相攻打。秦韬玉也是在这个时候转投的杜让能。

“你倒是机灵。十多年不见,本以为你………也只有太尉那等仁厚之人,你才安全……”

秦韬玉抿了抿嘴:“幸而大圣天人风采,不令臣等流离。”

“太尉容得下你,我就容不下?”他这话里藏着讨好,圣人听得懂:“虽是为太尉效力,变相也为国家付出了很多。些许往事,随风去了。”

这人虽然有些趋利,但良心未泯,可以用。

另外,前世听过他的事迹——诗写得好。

一双十指玉纤纤,不是风流物不拈。鸾镜巧梳匀翠黛,画楼闲望掰珠帘……

“金榜真仙开乐席,银鞍公子醉花尘。”走啊,到至德观嫖女道士。

此时花下逢仙侣。弯弯狂月压秋波,两条黄金吐黄雾……

“若使重生太平日,也应回首哭途穷。”

都没听说过?

那这句你总知道吧!——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