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吧?
这种好事,他能想起淑妃?
“真的,床上床下,只要说过的话,何时骗过你们?”圣人左手和她十指相扣。淑妃抬起头,看着他,红红的眼眶里全是笑意,本来灰暗的脸色也突然有了光彩,相扣的五指用力又松开,松开又用力,如是反复,好像在确认着什么。
给柔奴和阿赵使了个歉意的眼色,圣人左执淑妃右搂贤,领着老婆团步入室内。左边只是紧紧扣着,右边在悄悄掐自己腰,好在力不大。
圣人坐中间,淑、贤挨着他坐在左边,赵、凉右,余者在席下东西落座后,宇文柔问道:“圣君,此番苍天大典有诸侯参加,乃巩固威权法统的难逢之机,不亚于格杀朱逆,收复东京。兹事重于泰山。圆丘、燎坛、瘗坎、乐悬、舞蹈、祭品、并配、神主、法物、仪仗、服饰、斋戒、辞文、班次、太清宫、东庙……一应都妥否?”
“暂定于八月二十三,是日下雨,则推迟到下一个黄道吉日。相关诸事,太常、卫尉、光禄、太府、宗正、内教坊使等已派员从郑延昌、司徒入京。延昌为礼仪使,其已报书,只待与我奏对复议。”圣人说道:“太清宫仍在叛军治下。所以,临时设李耳、李母神主。”
太清宫位于宣武军的亳州鹿邑,老子的出生地,肇建于东汉。李渊以老子为始祖,升格老子庙为太庙。高宗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改称紫极宫。玄宗时,追封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始改称太清宫。
之后,又改称长安的老子庙为太清宫,洛阳的称太微宫,天下诸州的统称紫极宫。宫有老子像,有列圣真容还原的玉像,矗立在老子两侧。
长安的太清宫,宫廷玄元庙归掖庭女官、寺人管——唐代女官的工作内容之一就包括修祭祀。宫外归朝廷,以兼太尉的首席宰相领太清宫使。
制度:天宝已后,凡郊祀,先朝太清宫,次日飨太庙,又次日祀南郊。
正规祭天的全套流程,第一天太清宫给老子上香,第二天太庙祭祖,第三天圆丘祭上帝。
目前河南这边的官方太清紫极毁得差不多了,鹿邑那个庙在敌占区,李某只能在洛城现找道观安置老子神主。
“善,善。”宇文柔听了,很满意:“圣君懂得这些臣就放心了。”旋即又问道:“助祭人选、献祭次序,又是什么说法?”
惯例,这种大祭,由三公陪皇帝,在一边跑腿打杂。
眼下三公,太尉杜让能中风,本来上书说过来,圣人担心他死在路上,驳回了。司空李克用在太原……就司徒刘崇望在岗。得补人。中宗时类似情况的解决方案是皇后算一个,挑几个没发生过性关系的公卿女算一个。但现在没皇后,身边也没有处子公卿女。
所以,还是个恼火问题。
宰相、九卿可以么?比如郑延昌,苏荣。
原则上不可以。现实上,这种事非常出风头,给这个不给那个,容易让人觉得你厚此薄彼。都是九卿,我卫尉凭什么不行?郑延昌的计划是抓阄,一会奏对让有资格替补的大臣抽签。
献祭次序,顾名思义,朝太清宫、太庙、圆丘的时候献祭品,谁去献,谁先谁后。
圣人占一个,也是首献,这个没说的。
亚献,不固定,一般是太尉、司徒,阙则和皇帝关系最近的家属皇后、太子。这次也需要一员替补,圣人已经答应让淑妃上了。不怕贤妃不悦?不怕。为什么亚献优先考虑太尉?太尉、司徒、司空,有顺序的。同理,淑、贤、德,三妃也是有顺序的。
终献,一般是亲王,这个简单,安排的吉王保。
听完,柔奴嘟了嘟嘴。
国朝这礼乐,糟糕!得劝圣人找时间重新整理学说,礼乐,制度了。
“太庙和神主呢?”柔奴想了想,又道:东庙遇毁,修缮后,在庙列圣谁也?几庙?郊配神主,又谁也?”
啧,这是唐朝吵了三百年的“大礼仪”了。
《礼》曰:“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所谓昭穆,宗法制的产物。具体描述就是,一个祠堂,始祖牌位坐中间,左昭右穆。父为昭,子为穆。父在左,子在右。
始祖之后,二世为昭,三世为穆。四世为昭。如是循环。先世为昭,后世为穆。
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