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的话,充分说明了“西南第一师”的分量。
别说是寻常部队,就连很多同样名气不菲的王牌部队,都不一定能在七年的时间里,经历整整三场大规模的演习行动!
这只能说明149师没有缺席任何一场巴蜀jun区参与的大规模演习行动,并且次次都表现优越,如此才能在一众兄弟部队之中,保持了这么久“无冕之王”的地位!
“那我可就得向你好好请教请教了。”
“咱们师以往的作战风格是什么样的?”
满打满算,赵卫红在446团也就待了不到半年的时间,期间不是备战考核就是备战演习,对于446团过去几年的历史还真不怎么了解。
他倒是清楚,149师非常擅长山地防御作战。
但军事意义上的防御,有着很多种不同的概念。
不同指挥官指挥的防御战,打出的效果往往是天差地别,通常都是由指挥官个人的指挥风格与部队的作战风格所决定的。
而赵卫红这句话,算是给驾驶员问住了。
别看他当了七年兵,但期间一直都是士官,根本没有经历过系统性的军事理论学习。
想让他以专业的军事角度,对149师过往参加的几次演习,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分析,着实是有些为难人了。
但驾驶员明显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在他心里,这已经不再是一场简单的闲聊。
而是对一位双一等功臣,446团公认的“活爹”的“指教!”
这样的机会,可不是说有就有的!
等演习结束,他把这事往外一说,还不在团里横着走啊?
念及于此,驾驶员立马搜肠刮肚的酝酿起了说辞,想要给赵卫红这位深造了三年的高材生,来上一点小小的“基层震撼。”
奈何水平实在有限,驾驶员一时间实在是琢磨不出过去那几场演习的门道,最终只能老老实实的表示道。
“指挥风格。其实也没啥风格。”
“我们就是在阵地之间来回转,带着那群傻蛋在山里绕弯子,绕着绕着就打赢了。”
“能被我们带着绕弯子的,那都算是有两把刷子的。”
“很多部队连正面的防线都突破不了,就被我们直接耗死了!”
尽管驾驶员描述的有些抽象,但赵卫红还是明白了149师的作战风格。
在听到关继武“阵地防御战大师”的名头时,赵卫红还以为他是一位以构筑防线为长,擅长打硬仗的指挥官。
可听驾驶员这么一说,赵卫红这才发现关继武打的哪里是什么“呆板”的硬仗?
分明就是防御状态下的运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