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最后,几位老士官愈发的怀疑起赵卫红提干之前,究竟是干什么的了。
难不成还在机关工作过?甚至进过检查团?
要不然咋可能对检查的事情这么清楚呢,感觉师里军务处和作训处的参谋都没有赵卫红专业!
只能说,这也算是另类的“专业对口”了。
赵卫红是什么人?
那是在常定方的培养下,文武双全,精通军事政治工作的“王牌纠察!”
不光查人是一把好手,预防自家单位被查更是专业的很!
也就是赵卫红现在还没当上主官,涉及不到财务方面的问题。
不然就连红二连的财务收支记录,赵卫红都能帮着参谋几眼!
就是这么全面!
jun区下来的检查团,要是检查不到一排,也就罢了。
可他们要是想着在一排检查出什么问题。那赵卫红只有两个字送给他们。
做梦!
两天后。
赵卫红站在营区门口,看着身旁几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机关干部,不动声色的翻了个白眼。
诚然。
现在算是当地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了,最低气温甚至能接近零度!
但作为一位从辽东jun区走出的军人,这样的温度于赵卫红而言,只能用“凉爽”二字形容。
其实巴蜀jun区除了那些艰苦偏远地区,很多地方的气候,都是非常宜人的,用一句“四季如春”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这也是因为当地舒适的气候,这才把某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机关干部,更“娇惯”坏了。
正当赵卫红数着人头,将一个个瑟瑟发抖的机关干部模样,记在心里之时。
肃立许久的人群中,忽然发出了一道掺杂着紧张与忐忑的呼声。
“来了!”
话音未落。
便见身着一身常服的关继武,大步向前,站到了队列最前头的位置,回头下令道。
“立正!”
真别说,常服在身,肩膀上顶着四颗星星的关继武,一改平日里和赵卫红“针尖对麦芒”的架势,举手投足之间,竟是有一种“老骥伏枥”的气质。
顺着关继武的目光,朝着营区外曲折的山路望去,便见一条漫长的车队,朝着446团营区门口的方向,缓缓驶来。
能让446团的干部代表,汇聚于此,并且还是关继武这位师长,越格带队欢迎。
这支车队的来路,也就不难猜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