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是没能夺取制空权,包括炮兵在内的所有地面部队,都将变成战场上的“消耗品。”
意识到了这一点后,哪怕苗院士是从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走来,心志坚定的老一辈军工人,也不免对火炮未来的发展,很是悲观。
这次跟着谢国良出门,除了想要见一见谢国良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学生,苗院士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散散心,排解一下心中的抑郁与苦闷。
在一个领域,浸淫学习了一辈子。
到头来,却是发现自己所学习所掌握的内容,很有可能被未来的时代所淘汰!
苗院士心中的烦闷,可想而知!
但苗院士真是万万没想到!
在一份普普通通的试卷上,他看到了一份可能,一种方向。
一种事关炮兵,乃至于未来地面部队的发展方向!
军事装备的发展,与军事理论的革新。
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譬如最早在火枪出现时,战场上的士兵与指挥官,不断总结研究火枪的使用方法,并不断对火枪提出各种领域的要求,这才促使了燧发枪,后装式火枪等新式火枪的诞生。
这就是军事理念的革新,促使军事装备进行发展的例子。
而一战中坦克的出现,则是成为了“装备发展带动军事理论革新”的经典案例。
这一案例的直接产物,便是在当今时代仍不过时的“闪击战”战术理念!
当从单纯的科研角度,寻找不出火炮的发展方向时
或许一份前所未有的军事理论,能够为苗院士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念及于此,苗院士的心里愈发急切,立马对着还在愣神,嘴角还泛着些许苦涩的晏文渊催促道。
“老晏!你愣着干啥?”
“把人带过来给我瞧瞧啊!”
“我又不是老谢,你还担心我和你抢人不成?”
而一旁的谢国良,在看到苗院士这副激动的模样后,心中已经大致猜到了这份试卷,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不动声色的拿起试卷。
那熟悉的工整字迹,立马映入了谢国良的眼帘。
细观之下,谢国良立马明白了对军事理论,不太擅长的苗院士,为何会在看到这份试卷后,露出如此激动的模样!
距离上一次见面。
赵卫红如今又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