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 第三百三十二章 王浩 一个普通的新兵蛋子罢了求订求月票(第5页)

第三百三十二章 王浩 一个普通的新兵蛋子罢了求订求月票(第5页)

要是赵卫红转了士官,那么今年年底,他就应该开始领取工资,而非是津贴,每个月一千三四,在这个年头算是妥妥的“高薪”,外加享受十三薪和“三险一金”的待遇。

以赵卫红勤俭持家的本色,完全可以靠着这笔钱开始琢磨买房的事情了。

但成为学员后,赵卫红领取的依旧是补贴性质的“津贴”,虽然数额上有所涨幅,但每个月能拿到手的也就不到二百,还不到士官工资的零头,更遑论军官了。

而这样的日子,赵卫红还要度过整整四年,才能开始领取工资。

很明显,这个制度无疑会给那些出身贫寒,想要靠着当兵乃至于提干,改变家境的军人造成困扰。

在这个一切朝“钱”看的时代里,谈未来,谈发展,很多时候都没有谈待遇来的管用。

这话说起来似乎有点太“现实”了,但这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在赵卫红的前世,直到一零年代末,考上军官和士官学校的军人,在毕业之后才有了“补工资”的说法。

在校期间,正常领取津贴。

等到毕业后,再由分配单位根据当事人现在的职级和衔级,一口气补发四年的工资,大抵在二十万上下,也算是变相的帮着攒钱了。

只不过,这项政策现在和赵卫红明显没什么关系。

要不是赵卫红现在没什么生活上的压力,他还真不一定能安心读进去这个军校。

都说穷苦人家的孩子,靠着当兵,提干,能够改变命运。

这话不假。

但在改变命运之前,首先要忍受的,就是过上四年,甚至是六年每个月只能拿到两百块钱不到的生活。

这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对于很多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来说,他们要考虑的可能不是未来。

而是当下。

幸好,赵卫红虽然出身贫寒。

但靠着他自己的努力,家里的条件已经改善了不少。

父亲当上了村长,这段时间都在专家的指导下,领着赵家村的村民自力更生,争取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听说作物今年的长势,还算喜人。

有着政策的帮扶,赵家村也不用担心销售渠道的问题,作物利润也可以得到保障,据说明年还要给赵家村盖新房。

家里的事,现在还真不用赵卫红操心。

他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静下心思在军校里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在部队里站稳脚跟,让父母过上他曾经许诺过的日子。

“好了,卫红,手续都办完了。”

“欢迎加入科大!”

中校的声音,将赵卫红从自己的思绪中,唤回了现实。

仔细打量了赵卫红一眼,中校情不自禁的露出了很是欣赏的眼神。

真不愧是校长他老人家亲自出面去抢的双一等功臣。

科大的学员,能在气质上和赵卫红进行比较的,几乎一个都挑不出来,站在赵卫红身前只能沦为他的陪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