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45章 心学向南(第4页)

第145章 心学向南(第4页)

王艮说的虽然隐秘,可李显穆却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正如吏部尚书,何以被称为天官。

一个人怎么样才能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难道仅仅是靠讲学吗?

如果是这样,当初他的父亲李祺为什么会被认为不可能登顶巅峰呢?

其原因就在于他的父亲李祺不能担任真正的高官,如果他的父亲当初任职吏部尚书,那怕是皇帝都要坐不住。

担任吏部尚书,便可以通过官位的资源置换迅速拉拢政治势力。

担任礼部尚书,便能够在天下的学术争锋中占据优势,甚至改变科举的内容。

担任刑部尚书,便可以掀起大案甚至改变影响天下人的律令判决。

六部尚书的能力之大,对天下的影响力之大,绝非尔尔。

李显穆想要走到权势的巅峰,一直担任内阁大学士,这等表面上影响力极大,可实际上却什么具体事物都影响不了的官职是不行的。

“师兄放心,我明白,只是内阁大学士之位,暂且不能放弃,若能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在部中参与,那便是最好。”

内阁大学士加六部官职,堪称小宰相。

李显穆一直没有表现出在学术方面的天赋,是因为他认为现在还不到时候,至少要等到朱高炽去世,他已然是朝廷中举足轻重的大臣。

“师兄此番出外巡视,而后归来,是想要在六部中继续磨练,还是外放一省?”

“六部中没有机会,倒是地方经过此番妖术整顿,竟然会有官位空缺,为兄打算外放一省,而后回京便可直升侍郎!”

明朝升官两条道路,一条便是王艮这等一甲,在京城中入翰林院、内阁,而后在六部中升迁,这是清贵之路,还有一条便是外放,知县、知州、知府、布政使,而后进入六部担任侍郎,最后担任一部尚书。

正常人都会选择清贵之路,清晰可见,意外情况不多,熬够资历,就足矣,而一旦外放,能否再回来,便不如人意。

不过王艮明显不需要担心此事,他是永乐三年的榜眼,曾经入内阁,简在帝心,又有李显穆在京城遥相呼应,只要在地方做出政绩,很快就能得到升迁。

李显穆沉默了一瞬,“师兄是想要到江南任职吗?”

王艮苦笑,而后叹息道,“真是什么也瞒不过师弟。”

他肃然道,“京城中势力错综复杂,实在难明,为兄准备到浙江任职,从江南内部将其破开,而后在文风最昌盛的江南发展心学,我已与黄淮沟通过,他愿意在浙东助我一臂之力!”

王艮这番铿锵之语,说来简单,可李显穆却从中听出了铁血之音。

纵然有黄淮这位浙东大儒相助,可孤身往浙东这等理学重地,去发展心学谈何容易!

李显穆深深叹了口气,“师兄,你大可不必……”

“不必再劝为兄了!”

王艮斩钉截铁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