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网

补书网>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42章 雨尽天明(第4页)

第142章 雨尽天明(第4页)

他只是太喜欢英武的汉王罢了,对朱高炽是一种子不类父,天然的不喜。

可细细想来这么多年,这个太子并没有做出过什么错事,他一向仁孝、仁善、仁和,对待兄弟,绝对是一个好大哥,作为儿子也绝对合格。

“唉,太子你起来吧,堂堂储君,一直跪在地上算是什么,你便坐在姚广孝旁边吧。”

皇帝叹口气道。

皇帝前后态度变化如此明显,汉王勃然变色,满是紧张,形势已然对他大为不利,可他此刻却满是迷茫,不知自己还能够做些什么。他的言语对李显穆而言,如同隔靴搔痒。而李显穆的言语却每每能接种皇帝心尖。

殿外电闪雷鸣,他的心中亦是天人交战,他忍不住回想起了他那个早逝的姑父,同样是三言两语,他本该到手的储君之位就那样失去。

而如今又是李祺的儿子,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挡在了太子身前,为太子遮风挡雨,他们李氏这对父子难道便是天生的与我相克吗?

李祺高居九天之上,仿佛瞧见了汉王心中所想,若非汉王借着皇帝将风雨唤来,又何须他们遮风挡雨呢?

李显穆心中振奋起来,皇帝对太子的态度已然出现了明显的转化,这便是方才有关妖术之言,已然让皇帝认可,他相信太子没有谋害他性命的意思。

而接下来所要解决的便只剩下一件事。

“太子在南京私自接见大臣,这又是为何呢?”

眼见皇帝和太子间的气氛缓和,汉王只能扔出了杀手锏,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太子殿下前往南京,乃是奉圣上之命,祭拜孝陵,亦是看顾我大明龙兴之地,官员为何要前往拜见太子,是因为他身份特殊。

自古以来,钦差行走九州万方。皆有臣民希望钦差能够为他们求得清明,江南之地被妖术之事所困扰,上至省,下至府州县而不能解决,这时太子来到了南京,岂非天降之人乎?

天下之中,有人贵重,有人卑贱,文官通过科举而得以入仕,勋贵凭借军功而立于朝堂。

可太子之尊贵,却不是因为德行和能力,而是因为陛下的血缘,太子愈重,则陛下的愈重,太子愈贵,则陛下愈贵,若江南文武百官对太子视而不见,依旧深藏妖术之事,岂非蔑视于圣上乎?”

李显穆朗声震言,殿外的风声雨声已然渐渐转弱,他的声音已然彻底盖过了这天地间的一切杂音,在殿中萦绕,在廊柱中旋转。

“那江南文武官员为何不直接向陛下禀报呢?”

汉王厉声道!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大部分的官员在这件事上陷入了沉默,这始终是朱棣心中难以拔出的一根刺,他甚至迁怒了太子,因为江南的官员向太子汇报,而其余的官员却不向他汇报,这让他有种被太子挑衅权威的感觉!

“不向圣上汇报,自然是因为妖术之事本就荒谬,那些大臣经过调查之后明白纯属子虚乌有,若将此事上报,极可能会被斥责。

县州府向省中汇报,而我大明在省中三人分立,三人互不统属,自然拿不定主意,若是一旦因此荒谬之事,引来陛下斥责,岂不是在全省官员面前大失人望。

此乃人之常情也!

这等之事,在设计之时便已然清楚,莫非汉王殿下竟对我大明根本制度如此不清?

省中诸官僚向太子殿下汇报,自然是因为太子殿下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的威慑力,他们并不惧怕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虽无权,可因为父子亲缘的身份,偏偏能在陛下面前说得上话,即便有斥责也皆由太子殿下一律承担。

这难道是和太子殿下有所私情联系吗?

这分明是将太子殿下当成了承担陛下怒火的挡箭牌!

臣请陛下为太子殿下严惩江南文武,如此尖刻,利用国家储君,实在罪不可恕!”

皇帝、汉王、赵王、姚广孝、太子以及其余几个臣子皆瞠目结舌。

在李显穆的话中,怎么堂堂国家储君太子之位,竟然如同毫无威胁的小白兔一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