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镇冰老人更是激动得再次站起身来,老泪纵横,高举双手用力鼓掌。
茶馆伙计都忘了添茶送水,也跟着大声叫好。
整个茶馆沉浸在一片极其热烈、自豪、几乎要掀翻屋顶的欢腾之中。
这只是一个缩影,关于伍万里功绩和中国海军杨威东京的报纸已经在中国国内各大城市卖爆。
甚至远在万里之外的英法美等世界各国的报纸头版都刊登了这一消息,举世皆惊!
………………………………
与此同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刚从实验室出来的钱雪森脸上带着一丝专注后的疲惫,他身旁跟着一位同样黄皮肤黑眼睛的学生赵青阳。
青阳是钱雪森最器重的学生之一,聪颖、勤奋,有着和钱雪森一样对科学的纯粹热爱和对故国深沉的忧虑。
“老师,实验数据比预想中还要好,这次的气动计算模型应该能得到验证了!”
赵青阳的声音里带着年轻人的兴奋。
钱雪森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露出欣慰的笑容,但那笑容深处,难掩一丝沉重:“青阳,科学探索永无止境,这进步值得高兴。”
“只是国内烽火连天,朝鲜战场更是血肉磨盘,我们在这里的每一分安逸,都如同建立在故国同胞的脊梁之上。”
这份沉痛,是他们身处异国顶尖学府光环下,时刻背负的十字架。
“老师,我明白。每次看报纸上关于朝鲜的消息,都像被针扎一样。”
赵青阳脸上的兴奋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同样的忧思道。
“走,去买些生活用品吧,顺便透透气。”
钱雪森需要一些琐碎的现实事务来短暂转移那撕扯内心的思虑,于是笑着说道。
师生二人走出充满理性光辉的校园,转入帕萨迪纳略显老派却整洁的街道。
他们走进一家颇大的综合日用品商店,这里的商品种类齐全,以亚洲货物为特色,店主是位和气的美国人约翰逊先生。
然而,钱雪森不知道的是,约翰逊先生恰好今天外出处理业务,店里暂时由新来的日本店员田中一郎打理。
店内货物琳琅满目,钱雪森和赵青阳很快挑选好所需的纸张、墨水、肥皂等物。
当他们走向柜台准备结账时,柜台后留着板寸头的日本店员田中一郎在听到钱雪森和学生交谈的中国话时,脸上瞬间结上了一层寒冰。
钱雪森礼貌地将物品放在柜台上,准备付钱。
“出去!这里不欢迎你们!”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田中一郎却并未像往常那样算账,而是抱起双臂,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声音刻薄而尖锐地高声道。
刹那间,时间仿佛凝固。
一股热血直冲赵青阳的头顶!
年轻的他双目喷火,攥紧了拳头,牙齿咬得咯嘣作响。
旧中国的血泪史,无数同胞在租界里、在敌寇铁蹄下所遭受的屈辱,如同岩浆般在胸中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