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命军士加深壕沟,在滩头增设鹿角及荆棘刺木。
又令弓弩手各备箭两囊,夜间每刻轮值,不得懈怠。
至军帐中,三人对坐。
潘濬亲兵呈上饭食,不过是些冷饼腌菜。
“太常。”孙韶放下饼饵,神色不悦。
“陛下让你持节督军,全权负责此间防务。
“你既然说蜀军势大,且权衡斟酌,是否要向陛下求援?”
帐中一时寂静。
油灯噼啪作响。
三人面色明暗不定。
参军邓玄之直身徐言:
“太常数日前便已将蜀军突至之事报与陛下。
“至于求援…我巫县有滟滪关,有铁索江关,更有大兵数万,没有一两个月,蜀军无法突破江防。
“至于增援之事,陛下圣明,自会裁断。”
孙韶冷哼一声:
“哼,今大军主力尽聚滟滪关、深涧关,万一蜀军突破此二关,巫县如何能挡?!
“倘巫县若失,秭归难守!
“届时蜀军顺流东下,直抵江陵,只恐动摇国本!”
邓玄之复又发言,说滟滪关、深涧关、铁索江关皆固若金汤,蜀军轻易不能奈何。
潘濬摆手将邓玄之止住。
沉思良久,终是取过绢帛,亲笔书写:
『臣濬顿首:蜀举国来犯,水陆并进。』
『巫县诸关虽暂可守,然久恐生变。』
『乞陛下早发援兵,以固三江之防。』
踟蹰片刻,复又提笔再写两行:
『蜀师未动,臣已据险,可守月半。』
写罢,以蜡丸封固,交给亲兵。
“夜渡大江,送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