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能拿到一些你们想象不到信息,比如西环有多少常驻人口,多少家公司,职员平均年龄,平均工资,这些信息从保险公司能买到,用这些数据就可以算出来,这个范围内放置几家店铺比较合适。”
“而你们这些小店,只能靠感觉,我感觉这里行。”
宋岩睿在自己画的圈里开始填数字,西环5,中环6,东环7……
这么直观,林经宇一下就看出什么意思了。
“所以我说,他们不需要收购所有的店,在每个区域收购一定数量就好,把资金用在店面扩大,统一装修和宣传上才是正确的做法。”
“一个范围内一旦有一家知名大型连锁店,你的生意一定会受到巨大影响,唱片公司会把发行精力都用到他们身上,他们的货更多,更全,更快,到时候,生意不好做,你能怎么办?”
“实际上在欧美都是大型音乐制品连锁店,小店都只能在小城里生存,港岛毕竟只是一个500万人,每人每年买4盒磁带才2个亿,之前大公司没精力关注这种小市场,所以才遍地都是小店,给了你们生存空间。”
“大公司一旦进入,市场就会从无序到有序,你们的生存空间会被极度压缩。”
“好好想想吧。”说着,宋岩睿将笔收起来,重新放下一张名片转身就走。
这次不是作假,他是真的要去跑下一家。
每拿下一家就有钱拿,20个律师,竞争很激烈的。
……
晚上8点,友联大厦。
20个律师第一次见到自己的雇主,王耀堂。
“跑了一天,大家辛苦了,我准备了酒席,晚上一条龙,包各位满意,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要先耽误一些时间,将今天的事情汇总一下。”见面,王耀堂便笑着说道。
众人自无不可,加班嘛,只要给钱,都不是问题。
“我这里跑的10家,3家同意出售,3家态度动摇,2家态度强硬,2家……”说到这里,律师眉头皱了皱,“应该是出问题了,店门关闭,家里也没人,我问了下附近的邻居,说上午这边有人找麻烦,店主家里人被打了。”
说罢,递上资料,“这里是名单。”
“我这里8家,2家有同意出售,2家态度动摇,3家态度强硬,最后一家我倒是找到人了,家里被人泼了油漆,有人威胁他们必须卖店,不卖就让他们死全家,我去的时候差点挨揍。”
“我这里……”
王耀堂眉头渐渐皱起,什么情况,哪个社团插手了?
是故意栽赃老东就,还是要跳出来分一杯羹?
就他妈的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
好在并不都是坏消息,这帮律师里确实有人才,有人提出了更好的收购方案。
不追求绝对的数量,合理布局,以大带小。
用更低的成本,做出更多的事情。
唯一的问题是需要从一些机构购买数据配合调查,这些工作只能交给这些律师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