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全面渡江”之战,就是一场需要上报的重大军事决策。
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南征战役中,最大的军事决策。
尤其陈登以及他所部的淮南军,是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
若真被朝中有心之人,扣上“拥兵自重”、“独断专行”的帽子……
他心中权衡再三,那跃马江南的豪情终究被政治上的谨慎压下。
他缓缓开口,声音已恢复了平日里的冷静:
“臧将军所言……老成谋国,不无道理。”
“灭吴之事,确需统筹全局。”
“荆州黄老将军虽进展顺利,然我部亦需与之策应。”
“暂且……暂且按原定方略,巩固江北战果。”
“清扫残敌,以待黄将军东下会师。”
“渡江与否,待本帅详奏朝廷,请李相爷与圣上决断后,再行区处。”
此言一出,帐中主战者无不面露失望。
一员骁将忍不住再次出列,正是高顺。
他性情刚直,朗声道:
“陈征南!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将军身为三军上将,授钺专征。”
“正应见机而进,临事决断!”
“若事事等待洛阳诏命,千里往返,战机早失!”
“李相爷出征前亦有明言,许将军‘便宜行事’之权。”
“渡江破吴,正当其时。”
“岂能因畏谗惧谤而踟蹰不前?”
“万望将军明断!!”
臧霸立刻反唇相讥,声音冷硬:
“高将军!‘便宜行事’乃为临机应敌,非是纵容妄为!”
“全面渡江,灭人之国,此乃动摇国本之重大决策。”
“岂是一句‘便宜行事’便可搪塞?”
“若然有失,这千秋罪责,高将军可能一肩承担否?”
高顺被噎得面红耳赤,怒视臧霸。
但却知此事关乎重大,自己确实无法承担那可能的后果。
最终只能重重一跺脚,仰天长叹,声透帐幕,满是痛惜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