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环视众人,道:
“诸公笑吾无破敌之策乎?”
“若有良谋,不妨直言。”
邓艾沉吟片刻,进言道:
“今太尉大军屯于潼关之前,马超亦集重兵于此,河西空虚。”
“若遣一军暗渡蒲阪津,断其关中与关西之连。”
“再以太尉主力渡渭河北击,使其首尾不能相顾,马超必败!”
司马懿拍案赞道:
“士载之言,正合吾意!”
遂命邓艾与张嶷率精兵四千,潜行至河西埋伏,待司马懿主力渡河时,同时夹击。
邓艾领命而去。
司马懿又令王平于蒲阪津备办船筏,自领大军准备渡渭河北上。
临行前,留其弟司马孚守寨,以防马超袭营。
早有细作报知马超。
马超闻讯,冷笑道:
“司马懿不攻潼关,反欲渡河北上,必是欲断我关中、关西之连也!”
时李严在侧,他在凉州经营数年,已经笼络到了不少羌族部落。
此次所带来的两万凉州军,其中有将近一半都是羌兵。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肯定都是更加倾向于流别人的血的。
汉军也不例外。
能驱使羌人为自己作战,尽量减少汉人的损伤,何乐而不为呢?
李严于是谏道:
“既如此,将军可引一军沿河拒守,使其不得渡。”
“待其粮尽,再击之,司马懿可擒矣!”
马超沉思片刻,摇头道:
“此计虽稳,却耗时日久。”
“不如待其半渡而击之,使其尽溺于渭水!”
李严抚掌道:
“妙计!兵法云‘兵半渡可击’,正当如此!”
马超遂遣斥候日夜监视魏军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