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大惊:
“殿下!此话可乱说不得。”
“……哈哈哈,国相勿忧,孤不过随口一问罢了。”
刘永摆了摆手,脸上已恢复平静、
“不过话又说回来,孤要是记得不错。”
“朝中弹劾淮南军的大臣不在少数吧?”
“先生您总是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若孤占在大多数人那边,这不仅仅是多助,更是为父皇除去一忧不是吗?”
秋风穿堂而过,卷起诏书一角,似有无形之手在翻动命运的篇章。
年轻的鲁王眼中,野心如野火般燃烧。
诸葛瑾心尖儿一跳,忙小声提醒这位年轻的王爷。
“可是殿下不妨仔细想想。”
“为什么朝中那么多人弹劾淮南军,陛下又为何迟迟不对淮南军动手?”
“只有强大之人,才会招来他人嫉妒。”
“只有强大之人,才会让主上忌惮。”
“陈元龙能在淮南镇守二十多年,其若当真是那么好拿捏的,又岂会招来那么多人的弹劾?”
“何况,攻取江南,乃是陈元龙毕生志向。”
“他可不会允许此次作战失败的。”
“再者说,李子玉此人从不犯错,您可千万别在他面前耍心眼子啊。”
诸葛瑾苦口婆心劝解刘永。
他自己内心也是叫苦不迭。
这位小王爷到底是太年轻了,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场灭吴之战意味着什么。
这一战,又会把多少人给卷进去。
你道诸葛瑾真怕刘永会误事吗?
他完全不怕,
因为没那个能力,知道吧!
他是怕这位王爷犯蠢,到时候陛下降罪下来,把他也给牵扯进去。
本来自己的弟弟诸葛亮已经被贬到交州去了,他们家族再出一个“政治犯”。
那琅琊诸葛氏,在大汉就真的抬不起头了。
不过好在诸葛均去了梁国,诸葛家还押了一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