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儿臣谢父皇恩典。”
“儿臣必当善用这些赏赐,不负父皇期望。”
刘备欣慰点头:
“理儿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胸襟,实属难得。”
他环视众臣,“朕观梁国治理有方,当为诸国表率。”
“子玉,回京后拟旨嘉奖梁国百官。”
李翊拱手应诺,“臣遵旨。”
待酒过三巡之后,
刘备放下酒樽,目光灼灼地望向幼子。
“理儿,朕刚从鲁国过来。”
刘备声音不轻不重,却让整个宴厅安静下来。
“两地所得朝廷援助相当,为何梁国治理得如此出色?远胜鲁国。”
“你且细细道来。”
刘理放下筷子,恭敬起身:
“回父皇,儿臣不过是铭记父皇‘为政在人’的教诲,善用了几位贤才罢了。”
他转向厅中众臣,一一让他们露脸。
“若无这些股肱之臣,儿臣纵有三头六臂,也难有今日局面。”
刘备环视厅内,这才注意到许多陌生面孔。
原本他给刘理配备的老臣,竟有大半不在席上。
他眉头微蹙,旋即舒展——
毕竟是自己亲儿子,又确实治国有方,何必计较这些呢?
“既如此,为父倒要认识认识这些贤才。”
刘备微微笑道。
刘理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击掌三下。
席间立即站起三位年轻官员,个个气度不凡。
“这位是太原王氏子弟王昶,现任典农校尉。”
一听到太原王氏四个字,随行而来的不少朝中官员,纷纷窃窃私语。
太原王氏那可是顶级大族啊。
当年参与刺杀董卓的司徒王允,便出身这个家族。
刘理指向那位面容黝黑的青年。
“自他到任以来,斫荒莱,劝农桑。”